▼
中国,茶之故乡。潮汕的传统工夫茶,独领茶文化的风骚,成为整部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也成了潮汕民俗千古流传的一种象征。 曾有人说过,在有潮水地方,就会有潮人。我们想补充一句的是,在有潮人的地方,就必定有潮汕工夫茶。它正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象征,随同潮人的足迹走遍天下,香飘四海。 潮州凤凰山,中国乌龙茶之乡。这个有着900多年茶叶栽制历史的茶乡,是闻名海内外的产茶区之一。6万亩绿油油的茶园成为凤凰茶农的“摇钱树”,每年为他们带来超2亿元的收入,700万斤茗茶带着它的缕缕幽香走进千家万户,茶叶成了凤凰人致富奔康的康庄道。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凤凰山,访寻凤凰茶乡和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人和事。 一 石古坪是凤凰镇的畲族村,位于凤凰山麓,海拔近千米,是潮州市的少数民族村,也是闻名于海内外的茶乡。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了生产茗茶的胜地。早在1956年,石古坪的乌龙茶就被国家评为名茶,特别是1988年和1990年,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两度跨越重洋,来到石古坪进行考察,并称,石古坪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离别石古坪时,他还带走了这里高山上的黄泥土,以作纪念。 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翻山越岭来到石古坪。一进村,幽幽茶香就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房前屋后,那满山的茶园青翠欲滴、枝繁叶茂,一畦畦茶园恰似一匹匹剪不断的绿色彩缎,紧紧地包裹在这片其先民早在元代就生息于此的古老土地。 热情好客、憨厚朴实的石古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蓝娘裕把我们引进了他的家中,他一边为客人冲泡上一杯杯香气浓郁、蜜中带香的石古坪茗茶,一边高兴地为我们打开了话匣子。 石古坪村现有69户,340人,世代以种茶为生。改革开放以来,深处大山的石古坪畲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紧紧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崭露头角。近20多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认准了靠山吃山、发展名茶的方向,把茶叶生产当作全村的立家之本。到目前为止,全村拥有1500亩优质茶园,人均拥有4亩多,基本全部嫁接种植上十大香型的名优品种,年产干茶超10万斤,较好的干茶每公斤达到1000多元,茶叶真正成了石古坪畲民脱贫奔康的“靠山”。我们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走进茶园,村民蓝学民夫妻俩正在采摘春茶,老蓝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说,他全家6口人,种下名茶40多亩,每年单茶一项收入不下10万元,茶园己成了他家的“绿色银行”。在村里,我们看见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摆设着先进的制茶机械和工具。一位茶农说,过去制茶都靠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制作速度慢。现在大家都舍得投入,添置了高档的制茶机,实现了制茶机械化。如今山上种茶面积多了,村里的人手不够,每逢采茶时节,都要从福建、饶平等地雇请来几百多劳工来村里帮助采摘茶叶。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一批石古坪村的年轻人再也没有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一生一世都守在山上。他们走出大山,跟着市场的脚步,上广州、下珠海、闯深圳,在大城市里开设茶叶销售门店,现在全村有20多位青年在大城市里参与竞争,把茶叶生意做大做强,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咱山里的生活现在好着呢,电话电脑电视机,汽车摩托建楼房”。一位年过八旬的蓝伯这样对我们说,过去山里穷,温饱都无法解决,现在茶叶发展了,市场广阔了,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看到如今的石古坪村大部分都盖起了新楼房,高档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好几位村民还购买了小汽车。在村里,记者还听到了几位讲普通话的畲家媳妇,就问个究竟,村里的干部介绍说,现在村里生活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外面的姑娘也高兴地嫁到山上来,近10多年来,先后有5位广西、江西等外省的姑娘嫁给石古坪的小伙子,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二 离开石古坪村,记者来到镇开发区,一幢高高的楼房门前悬挂着一块“鹏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招牌格外引人注目。我们移步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位茶农正在楼房内认真地操作电脑,查阅自己公司电子信箱里有关茶叶供求信息。见客人来访,主人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招待我们。交谈中,记者得知主人名叫李金鹏,是公司的经理。健谈的李金鹏向我们介绍了他发展茶叶生产的创业史。 今年45岁的李金鹏,是凤凰镇凤溪村人。他生在茶区,长在茶区,对茶有着特殊的感情。当他7岁懂事时,就跟着母亲在茶园采茶,看着父亲在家中制茶。从小的言传身教,使李金鹏在15时就掌握一手不错的制茶工艺。1980年,小李走出学堂,来到社会,以后的人生怎样走呢?李金鹏认准这个理:家乡是茶区,专心发展茶叶生产同样可干出一番事业来。 从1981年开始,李金鹏就扛着锄头,带着茶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奋战在荒山野岭上。20多年过去了,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一家集凤凰名茶生产、加工、销售的股份制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拥有有机茶园410亩,无公害茶园1000亩,并带动周边农户种茶5000亩,公司年可供茶叶200至300吨,所产茶叶品质优良,享有盛名。2003年4月,该公司的有机茶通过香港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2004年该公司的有机茶园被华南农业大学定为研究基地,公司产品被农业部审定为优质农产品,国际名茶评比会获得金奖,2006年被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定为出口生产基地。 “如今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要求得生存,就必须重质量、讲诚信”。李金鹏说,为把好茶叶质量关,除自己监督茶叶产品质量外,公司还聘请10位技术人员指导加工生产,购置20多台套先进的制茶设备,以保质量上乘。同时,善于了解茶叶市场的信息,李金鹏每年除大量订阅有关茶叶的报刊杂志外,都要花上一段时间奔走在深圳、广州、厦门等地寻求各地消费者对凤凰茶的质量反馈和需求情况。有了信息的沟通和市场的拓展,李金鹏与福建省厦门市茶叶公司连成合作伙伴,把凤凰茶叶推向国际市场,提高了凤凰茗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凤凰南馥茶叶公司在国内享有盛名。公司的“当家人”,凤凰茶叶专业协会会长林伟周,把一生的精力投入在凤凰茗茶的种植、培育、制作和科研上。 与茶叶打了近40年交道的林伟周,热爱家乡的故土,视茶叶为自己的生命。几十年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林伟周始终在自己心爱的茶园里探索奋斗着。如今他的公司已打造成拥有一个大型的名优茶繁育基地、品种资源园和2000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成了凤凰镇最大的茶叶繁育和种植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茶叶专家陈宗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中国茶叶研究会会长骆少君等专家,慕名多次来到南馥公司的名优茶园进行参观考察,林伟周和专家们一道研讨凤凰茗茶的栽制加工技术,为凤凰茶叶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林伟周是个热心人,为使整个凤凰的茶农都能掌握上科技知识,走共同发展致富之路,近20多年来,凤凰镇所举办的茶叶评比会、茶叶专题讲座、茶叶制作培训班、市场准入宣讲班等,都是林伟周配合镇政府组织举办;镇里的单枞茶文化中心、茶园观光区也是林伟周在协调创办,凤凰茶叶的发展有林伟周的一份功劳。 南馥茶叶公司在林伟周带领下,也创下了骄人的成绩,早在1987年就获得了国家外经贸部享有的茶叶进出口权,茶叶产品连续30多年在中国茶叶博览会、国际名茶评比会、中华人文名茶评比会、广东省名茶质量竞赛等国家、省级的茶叶评比会上都获得名牌产品、一等奖和金杯奖,2007年,南馥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还在深圳、广州、潮州、龙川设立5家分店和汕头、枫溪、庵埠3家合作分店,打开了茶叶的销售市场。 三 乌岽天池,位于凤凰山境内,它海拔1400多米,堪称粤东最高峰。这里除了闻名优美的天池景区外,还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宋种古茶树园观光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旅游景观。随着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凤凰茶农再也不是单一的茶叶生产了,他们把敏锐的目光,更高层次地投向茶文化产业。于是,凤凰茶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挖掘丰富山区旅游资源,逐步发展与茶相关的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茶文化展示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 今年58岁的凤凰茶农沈子扬,1998年间看到凤凰茶区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在乌岽天池旁,投资经营三层、拥有70多个床位的“天池宾馆”和有凤凰饮食特色的餐饮部,保证来山上的游客能吃好住好。在经营中,老沈还精心策划,利用每年的不同季节开展各种不同的旅游业务。在夏季推出天池看日出、观赏杜鹃花、露天烧烤品尝茗茶、参观古茶树及茶叶制作全过程和参观天池景区内明朝年间的太子洞等古迹;在冬季着重推出观赏天池冰景等项目。由于老沈热情接待、服务周到,现在每年前往乌岽天池的游客络绎不绝,茶文化的农业观光旅游也同样给沈子扬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茶产业,凤凰的“女字辈”也一样挑起大梁。今年52岁的女茶农沈翠芳,1998年间看到凤凰山的旅游前景,大胆地投资近百元,在凤凰镇区内建起了凤凰镇较高档次的凤凰酒楼茶庄,住宿、餐饮、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和茶叶销售于一体。经过10年的奋斗,现在凤凰酒楼茶庄在潮汕地区颇有名声,凤凰农家女沈翠芳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凤凰山因茶而名扬海内外,凤凰人因茶而走上富裕路。我们相信,展翅飞翔的“凤凰”明天将飞得更高!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