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来潮州,看的是独特的民俗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秀美的自然风光。说到潮州民俗文化,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剧潮戏……到过潮州的人,无不耳濡之,目染之。
   走近潮州,首先的一个感觉,便是路甚好。可以说,潮州的地形并不比许多平原地带优越,山多而岭众,但潮州的各种公路偏偏修得好:宽、平坦,可观山景、时望浮云,出行,由疲劳变为享受。 路修得好,那是对客人的礼遇,更是自信的表现——多少年了,他们一直自信地向外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走,行走,潮人至今仍在路上。
   进入潮州,你当可以大饱眼福,一睹文化古城的风采。潮州文物古迹之众,向为世人公认,仅据我所知,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00余处,其中十数处更是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这些建筑中,有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始建于宋代、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闻名遐迩的“潮州八景”:凤凰时雨、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北阁佛灯、龙湫宝塔等景点,如珠散落于韩江两岸,与古城墙、滨江长廊和城内的古民居群,构成了壮丽的潮州古城。
   潮州人爱惜古迹,正当不少城市为了今天的发展,不断拆弃名胜古迹时,潮州人表现出了长远见识和风采,尽力保留并修缮文物——最近,闻名中外的广济桥刚刚修缮完毕供游人观赏,不少古迹也正在进一步修缮之中——这,看似平淡,其实正是坚守,需要很大的付出,必将流芳千古,也是深厚文化底蕴使然吧!
   潮州,始终洋溢着文化的活力,一个地区的文化,能够如此影响深远,辐射宽广,实属罕见。
   我向来以为,潮州文化,底蕴是精深,规模乃宏大。潮州文化的蓬勃生机,根基在人民生机蓬勃的生活,他直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却又包容、超越普通人的生活,进入文而且雅的层面,他有千个面,他有万种形态——沿河而筑的街巷,总是茶香氤氲,河边,常有三两悠闲钓者——这,在一个“外人”看来,可能正是潮州文化最能迷人之处。
   新的时代,如何在建设好潮州文化,值得每一个关心、热爱潮州的人深沉思索。但无论什么样的措施,我想,大致当可归为两方面:其一,在于保留之,学习之,继承之;其二,在于改进之,发扬之,辉煌之。这两个方面,并行而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潮州的一位朋友自豪地告诉我,今天的潮州,已拥有许多桂冠:“瓷都”的美誉、“广东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城”。这些荣誉,是肯定,更是激励。披荆斩棘,老一代潮州人,开创的不仅仅是资本和市场,更是豁亮的精神世界;敢为人先,新一代的潮州人,正以自信自强、坦诚务实的时代精神,开创潮州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本身便是时代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在潮州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各类竞技体育活动时时能够取得好成绩。
   说到变化,还应该说说与百姓生活一时也离不得的语言,作为一地方言,潮州话可谓特色鲜明,不但是潮人日常交流、维系感情的重要工具,更是潮剧潮戏的基础,但潮州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大力推广普通话,从小学课堂到大学教室,从行政机关到街头摊点,普通话的推广,是扎实而有效的。这实在是交流的使然,融合的必需。普通话的覆盖和流通,悄然而行,却见证着,潮州这座古老却又挺拔着的文化之城的风采神韵。

你是本文的第923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7-10-09
作 者: 夏兵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