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佳节,我回到故乡普宁市涂坑村,正逢游英歌盛会。“冬冬锵锵”的锣鼓声和“却却”的英歌槌声在空旷的田野、村寨上空回荡。游英歌的队伍在如花似锦的田野、桃李园间穿过,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梁山好汉 舞枪弄棒 据说,英歌舞来源于《水浒》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当年梁山泊好汉劫法场,化装成耍蛇的、踩高跷的、弄枪舞槌的,混进大名府,救出卢俊义。后人便把它编成英歌舞。 英歌舞由鼓上蚤时迁耍蛇开路。领头的叫头槌,是红脸红须秦明;二槌是黑脸黑须李逵;三槌是英姿潇洒武松……他们一半人舞着干面杖般一对木棍;另一半人敲手鼓,接下来还有后棚:踩高跷、桃花过渡、挑花篮……浩浩荡荡,可以多至108人,但一般只有16人到36人不等。 自身艺术 百看不厌 英歌手身着古代武侠装束,红裤黄衫,背上绣着X形双剑,脸上面着脸谱。他们舞槌敲鼓,载跳载敲,发出“却却”和“冬冬”的响声,间或呼唤着打夯般的号子声:“嗨嗨,哩!” 舞蹈到了高潮,螺号频催,大鼓紧擂,马头锣、苏锣齐鸣,仿佛劫法场胜利归来,他们双手高高举着木槌和手鼓欢呼,嗬嗬呐喊,木槌和手鼓在头顶上像螺旋桨般飞旋,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英歌队伍末尾跟着一个老妪打扮的英歌嫒(妈)身穿过膝的大襟衫,背着市篮,手摇葵扇,跟着队伍跳呀舞呀,扮出各种滑稽相,跟观众开玩笑,引发出欢乐的笑声。 人们对自己的艺术百看不厌,乐滋滋地晶评着,猜测这些化妆、画上脸谱的英歌手,谁是谁的孩子、丈夫、父亲。人们津津乐道,像谈光荣史一样谈论村里英歌手的英雄谱。 司鼓头槌 各有故事 第一个人物是司鼓陈来有,是个管山林的硬汉子。他小个子,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腰拴浴布,背后插一根桂竹,竹梢留着枝叶,像绿缨般风流。竹梢挂一盏小灯笼,垂下两条带子吊住大鼓,大鼓一侧紧系肚前浴布,像个弹棉花匠,更像交响乐队的指挥。他挥动两条鼓槌如醉如痴,到了高潮性起,甩掉外衣,露出上身,浑身肌肉兴奋到了顶点,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两条鼓槌像两条金龙在面前、头顶飞舞,搅起隆隆雷声,把英歌舞催向高潮,使观众傻了眼。 1949年,普宁县庆祝解放,县城迁往流沙,各班英歌会集流沙镇献艺。到处人山人海。锣鼓声、爆竹声像春雷行空,像暴风骤雨。鞭炮纸屑铺满街道,淹过脚板。英歌队被淹没在雷鸣和人海中,但观众只要看到头顶高高竹梢的小灯笼和飞舞的鼓槌,就知道这是涂坑村的英歌队了。 第二个人物是头槌陈清泉。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熟读《三国演义》七遍,讲起“三国”有声有色,但不如他“唱”英歌有声色。他的英歌一直“唱”到北京去。他20多岁“唱”英歌到60多岁,一直是头槌领队。 元宵节后,春寒料峭。我登门拜访,和陈清泉边品茶边谈英歌艺术。他年过8旬,但体魄健仕,红光满面。他说,英歌舞是潮汕独特的民间舞蹈。虽然每个动作都要出力,但跳得对法却不费力。他忆起当年上北京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主席总理 观赏英歌 1953年6月,全国届民间艺术会演,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干部和华南歌舞团编导亲自来广东联系上京会演事宜。广东省决定由普宁英歌队代表广东潮汕民间艺术上京参加盛会。从涂坑、咸寮、南山三个村的英歌中选出精练骨干:陈清泉、陈永利、陈娘和、黄振奋等 10多人组成一支颇有特色的英歌代表队于粤东行署(潮州市)集中后,由行署文教科长黄一清带往广州,在广州光孝寺作短期集训,请省舞蹈专家指导,使广场舞蹈适合舞台演出。 20天后,经省有关领导审定,由省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倪路率领上京参加会演。 出发前,陈清泉高兴得一夜睡不着。在京期间,晚上观摩演出;白天互相学习、传艺,非常忙碌。轮到英歌队献艺,8人的精彩表演轰动了京城。演出结束,台下掌声雷动,纷纷递纸条要求再次演出。20天演出8场,场场爆满。时间有限,满足不了广大观众要求。 那天,接到大会通知,要到怀仁堂给中央首长演出,英歌队人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陈清泉心里激动,一直注视着前排空着的座位。一会,首长们来了。他一眼就认出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宋庆龄等。这是他终生难忘一刻。这次全国会演,广东普宁英歌舞荣获优秀节目奖。 会演结束回家,他们路经武汉,为了满足观众要求,演出3场,入场券被抢购一空,还给志愿军荣残军人演出两场。陈清泉感慨地说:“一个农民竟能上京会演,给领袖和最可爱的人演出,这是我毕生的光荣。”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