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雕是潮汕地区古老的艺术之一,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及装饰品,人们熟悉的大多是狮、麒麟、花篮、龙柱、器皿及佛像人物的立体摆件、通雕屏等。上个世纪80年代后,汕头石雕进入了大型人物雕像、园林庭院的小品群雕的新阶段。在当今潮汕石雕行业中,汕头的袁六昌是首屈一指的名师,近些年他创作的石板通雕、石板线雕、石板影雕等不少新作,在全国、全省的工艺美术精品展上屡获大奖,给这一古老艺术添上新彩。这里提供欣赏的,是袁六昌近来创作的石浮雕《历史的长河》,它既有精雕细琢的技艺,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默不作声的石雕作品中,使一块石头成为一件高雅的艺术品。
《历史的长河》作品是以一片厚约10厘米、高1.8米、宽80厘米的花岗岩石皮为原料,正面经机械加工磨平,背面凹凸不一,外轮廓不规则,还有崩缺痕迹,保留着石的自然形状。表现的是以组合手法,把汉画像砖著名作品之一的《弋射收获图》及车马安排在同一画面中。画像砖主要用于汉代地下墓室,也包括少数地上祠堂,在砖焙烧之前,用模具印出花纹,或在烧结之后用刀具雕刻出花纹,是一种介于绘画和浅浮雕之间,更多的属于绘画性质的艺术形式。作品的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是弋射,人物形象集中在左侧,右侧为莲池,池内浮着莲叶,水中有鱼鸭遨游,空中有大雁飞行。中间为收割,一人挑担提篮,三人俯身割穗,另外两人似在割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下部是车马,两匹高大的骏马驾着一辆篷盖车,坐在车上的人物神情专注,马匹的动态优美,在右上角还有汉瓦当“白虎”的图案。作品所表现的是汉代画像砖图案,作者用足心思,抛弃简单模仿的做法,在布局及雕刻技艺上创新,给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作品采用浮雕技法,但不是一般简单的“减地”,三个层次用了三种不同的雕刻技法,产生出黑、白、灰色的效果,形成强烈对比。石片经机械磨光滑后呈黑色,图案用黑色,每条凸起的线条或块面,都得用手拿着钢凿小心雕琢,使物象每条线的轮廓都不会崩折;然后同样用手工将沉下的底地琢成“龙眼皮”,使之呈现白色;作者经巧妙构思,自上而下用“之”字形一条河流布局在整个画面上,采用山水画的高远法,上虚下实,在白色底地上将河流琢成“荔枝皮”,呈灰色粒状,粗细不一,斑斑驳驳,刀味十足,肌理清晰,于细腻中见粗犷,别有韵味。这是一件立式座屏,但又不见有脚座,其实在左右两侧一高一低的圆石就是脚座。作者别具匠心的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四块圆石及数十块江河卵石作为点缀,寓意深刻,充满灵性,与画面上的河流融为一体,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川流不息,世代相传,内涵深厚,构成一幅统一而有节奏的生动画面,使观赏者颇有画未尽、意无穷的遐想余地,实不愧为石雕艺术之精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