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在粤东饶平,过旧历四大节:春节、清明、七月半、中秋节。春节的气氛自然是最浓的,清明节和七月半之隆重则又在中秋节之上。
三大节来临之前,村里人会蒸不同的糕点:春节蒸糯米甜糕,外加萝卜糕;清明蒸红糖面包或发糕;七月半蒸心形饼模印出来的粉红色粘米糕。这些糕点配以三牲果品,无一例外要隆重敬神或拜祭祖先。独有中秋节不蒸糕,也不用祭祀。 为什么有这种区别?我想,也许是因为先人的生活艰难,所以祭拜神灵和祖先,祈求五谷丰登的礼数是不可少的!而中秋节以家庭团圆为主旨,在过去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礼数自然也就减免了。 然而,中秋节毕竟也是节日,不表示一下过意不去,所以经济许可的乡亲会自己动手做芋头月饼:将新鲜芋头蒸熟并捣成芋泥,再将磨好的糯米粉和上糖浆,搅拌成糊状,像做包子一样以芋泥为馅料,最后煎熟即可。芋头月饼甜而不腻,味道清香,的确是中秋一大美味! 生于贫家的我,小时候没有福气享用芋头月饼。但是,中秋节仍少不了月饼,那是父母亲节前上圩卖菜时顺便买回来的“鸡公饼”:薄薄的面饼,形状各异,价钱低廉,饼面上都印着一只引颈啼鸣的雄鸡。 八月十五之夜,圆月高挂,大地笼罩在洁白纯净的银光下,孩子们热切地等待着母亲分发月饼,分到之后舍不得马上吃掉,像捧住宝贝一样把月饼高高举起,唱起中秋歌谣:“鸡公饼,甜又圆,请月娘,落地面,月宫冷,莫久恋!”孩子们的歌谣,表达了同情嫦娥的心声。 孩子们会自动聚集到晒谷场上,玩“月宫捉蟾”的游戏:充当蟾蜍者,必须模仿蟾蜍的样子伏在地下,昂起头颅。捉蟾者手握一把点燃的信香,不断地在“蟾蜍”的面前舞动。在捉蟾者的大喝声中,“蟾蜍”不断跳动,捉蟾者紧紧追赶,观者如堵。有的“蟾蜍”由于玩得十分投入,以致跃入池塘。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记起老家的风俗人情,惆怅中涌起一阵阵温暖。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