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朝代是较为普遍的代步工具,以前凡是城市、圩镇皆有“轿铺”,轿铺老板购置各式轿子若干,雇有固定的轿夫若干名,轿夫会不分早晚到轿铺候工。如有人到轿铺叫轿,轿夫会抬起轿子随在雇主身后而行,到了雇主家门口便把轿子放下,等候主人出来坐轿,将其抬往目的地,工钱与轿铺老板分成。平时,在重要的渡口、驿站和大路口,也有轿夫抬着轿子在那里等候你来光临坐轿。但是,在等级社会,不像现在一样,只要你袋里有钱,坐什么车由你来选择。坐轿是有许多讲究的,什么人可以坐轿,有律法规定,有的有礼法约束,造次不得。所以,各地城乡虽均有轿子为人们服务,但一般年轻人很少乘坐,年轻人坐轿不单被视为是奢侈行为,还是不吃苦耐劳的表现,流风所及,虽富家子弟,除非有急事,也不敢坐轿子招摇过市。但老年人坐轿却是理所当然,有身份的阿爷士绅,出门则应该坐轿,否则认为有失身份。而女子出嫁,就是近在咫尺,也应该脚不点地,由人抬着花轿迎亲才不被人指摘。就是有资格坐轿的出嫁新娘、老人和当官的,应该坐什么轿,可以坐什么轿,也是同样有一番讲究。
   潮汕的轿分竹轿、花轿、大轿。竹轿形似当今旅游风景区抬游客上山的滑杆,无顶,较简单,对可以乘坐者的要求也较为宽松,一般中年以上的商人,如要到较远的地方收账或谈生意,也可以坐这种轿。花轿则是专供嫁娘乘坐的,它以竹或木为骨架,四方型覆以布料,以油彩装饰之,两旁开有小窗,甚为华丽、雅致、精巧,充满喜气和吉祥气。大轿又称蓝尼大轿,分四人抬大轿、八人抬大轿,此轿当然比竹轿、花轿重,乘坐者也可能体格比较重,但也不是重到非四人、八人才抬得动,而是一种讲究,一种身份的象征。蓝尼大轿为木制四方型,显得四平八稳,再以丝绸尼缎覆盖,两窗较大,轿帘一般垂下不开,它是供达官显贵乘坐的专轿。在平时,县太爷只能坐两人抬“软轿”,只有在正式场合,县太爷才能坐四人抬“官轿”。八人抬大轿只有府道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乘坐。
   扛轿者皆是穷苦潦倒者。他们受到种种歧视。说轿夫满脸穷相:穿草鞋,拜穷神,食不敢坐,有椅也要蹲着食等等。舞台上表现轿夫的情节也多是加以丑化。在潮汕甚至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天下三不友,剃头、扛轿、吹鼓手。吹鼓手是指专为人家出殡吹奏哀乐的草台班,说这三种人出身低贱,不可与之交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潮汕组织了轿夫工会,扛轿工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的观念有了改变,认为坐轿是不文明的,女子出嫁不再时兴坐轿,到了当代出嫁坐轿的习俗便被彩车所代替。但最近在一些旅游景点又开始有花轿出现,那是供人助兴娱乐的。
   除了轿子,古人的代步工具还有骡马和马车,潮汕西北多丘陵台地,东南平原河网纵横,不适合骑马骑骡,也缺乏像北方具备畜养骡马的大草原条件,故古代潮人极少用骡马代步。

你是本文的第1099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7-07-11
作 者: 卢继定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