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气去看潮剧,说起来还真不是享受。然而,这并不削弱眼前这些小演员们的参与热情,树林下,剧院内外,随处可见她们着戏服、粉妆以待的身影,有的由演出单位和指导老师引领着,有的则在父母兄弟姐妹的陪伴下,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须知他们小的才4周岁,大的也不过14周岁,像这般年龄的孩童,不少还在爷爷奶奶爸爸爸妈妈的怀抱着撒娇呢。而眼前这些充满稚气的孩子,却要在即将开幕的潮剧演艺比赛中进行角逐,演绎爱恨情仇,家国大义。

    近几年,笔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过不少潮剧界的演艺工作者,对欣赏潮剧有了新的视角。纵是如此,顶多只是个门外汉。潮剧是潮汕文化的代表,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做为潮汕人了解潮剧,就像了解自己的籍贯一样必要。潮剧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到了70年代末,已渐渐淡出视听主流。但在农村却还是很受欢迎的,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村的视听、娱乐节目还很少,普通家庭能拥有一台收音机就已很令人羡慕了,这台收音机便是一家人调剂精神生活的良伴,我对潮剧的启蒙及兴趣正是在那时被熏陶出来的。许多戏出听过后,印象殊深,有的记住了片名,有的则记住里面的名角,像《苏六娘》中的洪妙、姚璇秋,《闹钗》中的方展荣,《告亲夫》中郑健英,等等。年幼的我对这些知名演员,抱着崇拜和景仰的心理,绝不亚于时下刘德华或章子怡的追星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娱乐视听层出不穷,都极大地冲击着潮剧这个传统剧种的生存空间,遑论潮剧这朵南国鲜花,就是京戏、粤剧等全国知名的剧种,也同样面临着市场萎缩,演员、观众锐减的局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下,潮剧的生存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少儿演艺赛事,通过筛选苗子,培养新一代潮剧接班人。而当年的知名演员,理所当然成了赛场的评委。

    笔者可以毫不掩饰说,晤会这些曾令我敬仰崇拜过的艺术家,曾经想象中的激动和亢奋现已没有出现。尽管依然敬重,他们的艺术成就永远记在潮剧史上,但我只能把这理解为人生历练使然了,过了那个追星年龄,便很难激动得起来了。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我失去的那份追星激情,却在这些参加少儿演艺大赛的孩子们身上出现了,孩子的表演是那么投入,那么认真,一颦一蹙,一个台步,一句唱词,唱念做打,一点也不马虎。“台上一时,台下三年”,不难想象,在他们身后那一帮传承、指导老师洒下的汗水有多少。

    “内行看门道,外人看热闹。”老实说,对潮剧我充其量只算个看热闹的外行。托尔斯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因此一切艺术也是相通的。有时凭间接经验与感觉也能判断出优劣,但一直不敢妄加评论。工作的便利,使我有机会与这些潮剧界专家在一起,着实增长了不少知识。比如以前听潮剧看潮剧,至多是看演员一身光鲜的打扮,听里头几个主角的优美唱腔,记住的除了剧情与名角外,其它一切都很懵懂,或者说因为外行而不懂细究。其实一台潮剧的出台,一名演员的亮相、出彩,前期工作往往要比这些直观的多得多,对一朵红花的衬托有时几乎要用一棵树的绿叶甚至整片森林。

    所以懂行的人都知道戏剧之难,一台戏要牵动多个艺术门类,编剧、作曲、舞美、导演,然后才是演员,伴奏队伍,那是集体劳动,集体创作的成果。而演员里面依生、旦、净、丑的不同行当,每个行当又可细分出近十个行当名,可谓艺海无边,深渊无底。对照曾经津津乐道对潮剧的了解,其实竟连其皮毛都没触及,可见,艺术欣赏与学术研究完全是两码事,而工作关系的缘故,使我除了欣赏艺术之外,又汲纳了不少专业知识,看那些潮剧艺术新苗的演艺赛无疑换了一个层面。这也算是为我上了一节潮剧艺术再教育的课吧。

你是本文的第936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7-08-26
作 者: 谢娇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