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铜盂镇潮港村,是远近闻名的“台胞村”。近日。当笔者沿着新修的公路,转过练江护堤大道来到这里时,只见村外大江小港,鹅鸭嬉戏,江堤绿树婆娑,碧波倒影,两旁新楼林立,机声唧唧;步入村里,新屋排排,道路宽阔平坦,小渠流水淙淙,市场贸易兴隆,好似一幅江南水乡的绚丽画卷。
    潮港村是个古寨,据史料记载:“元泰定二年(1325),其祖先由福建省晋江县来此定居于寮屋之旁,称寮尾村,后因溪流蜿蜓,环境优美,改称潮港村。”“潮港村地处练江中游,四周练江支流纵横交错,是个水乡,这里地势低洼,水涝灾害严重,村民世代务农,生活贫困,从清末以后,潮港村人到全国各地和海外谋生者众,而最大的一次大迁徙是在1947年。是年9月15日,暴雨倾盆,山洪暴发,练江泛滥,潮港村“街巷行舟,鱼鳖上楼”,田野成了一片江洋大海。水灾过后,潮港村有150多户村民和一批丁壮到我国台湾者谋生,占当时全村人口近一半,如今,全村在台湾省定居的有2000多人,被誉为“台胞村”,村人在台湾有的办实业,有的当教师,有的从政。改革开放以后,好多台胞回乡探亲观光,携老带幼前来寻根问祖,共叙天伦之乐。
    台胞们回乡,对家乡的变化惊叹不已,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奋的趣话。台胞郭泽,10年前第一次回乡,从汕头市买两辆自行车送给在家乡的两位弟弟,可是到了家乡一看,两位弟弟不但建了新房,还有了摩托车,郭泽先生高兴之余,风趣地说:“我这是小巫见太巫了。”台属郭宝兰,在村里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文胸厂,产品销路很好,前几年,在台湾的弟弟和弟媳回乡探亲,见耕田半辈子的哥哥成了办厂老板,高兴得逢人便说:“水涝乡变成工业村了,农民成了老板,实在令人振奋。”夜幕降临时,潮港村灯光辉耀,台胞们离家时家乡夜晚万籁无声,苦雨凄风的景象一去而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万家灯火,灯光下的张张笑脸,商场上的喧闹之声,台胞们说:家乡“日是潮港,夜像香港。”
    台胞们爱屋及乌,对家乡的赞美皆出于肺腑之言。潮港村党支书郭开文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村里与练江沿岸各乡村一起,整治练江,兴修水利,新修20条灌渠,建成一座电动排灌站和4个抽水机站,实现农田灌溉自流化,昔年水灾旱患被制服了,农业连年丰收。还办起服装、针织、文胸、玉雕等10多家工业企业,有100多户村民办起家庭作坊,一半以上劳力从事工贸业,村里的工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打进国际市场。台胞们回乡,也为村里的建筑添砖加瓦。在台湾办实业的郭如孝先生,回祖国大陆旅游观光,在上海市看到几件服装很漂亮,就买了回乡赠送亲友,谁知到了家乡一看,这些漂亮新颖的服装竟是乡人制造的,工厂就在家门口。郭先生风趣地说:“真想不到家乡种田人能操作先进的机器,制造出精美的产品,我从上海买来不后悔,反正肥水不流别人田。”郭先生高兴之余,决定投资250万元人民币,在家乡办一家工厂。
    富了的潮港村重视村居福利建设。目前已建成小学新校舍、自来水厂、幼儿园、敬老园,在练江支流上建了4座桥梁。“台胞村”,一派繁荣兴旺景象。

    

    

    

你是本文的第1290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3-9-28
作 者: 郭亨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