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三来了!” “李老三”是潮剧《柴房会》中角色的姓名,喜爱看潮剧的潮汕人十分熟悉这个角色,有趣的是人们对扮演“李老三”的潮剧名丑方展荣都呼之为“李老三”,“李老三”几乎成了方展荣的别名了。有时人们在街上看见他也会奔走相告:“看看!李老三来了!”群众要一睹“李老三”的风貌而围观,方展荣对此真是啼笑皆非!方展荣戏演得好,主要是他对所扮演的角色看成是自己的化身,注入自己的感情,赋予角色灵气,使人物有血有肉,活龙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就喜欢看他演戏,看到熟悉了,便把戏中人物和演员汇为一体了。 壁虎爬墙 青蛙跳水 这些年来,方展荣虽然功成名就,但他并不满足现状,而是求新求精,戏中求戏,不讲付出,只求效果。他饰演“李老三”一角,在继承传统的表演程式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出新。头脑灵活的方展荣眉头一触,计上心来,创造了“爬梯、滑梯、勾梯、立梯……”等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只见他在梯上身轻似燕,表演了一套如猴子、似蟑螂、像壁虎爬墙、青蛙跳水等动物的形态动作,轻巧灵活、翻转自如,把观众吸引住了,这些动物形态动作用在戏剧的表演,全靠演员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然后加以提炼而成。方展荣说,“采用这些动作目的主要是去吸引观众,让观众自己熟悉的动物形态去引起联想,借以加深对人物行动和心里的理解,增强感染力。” 潮丑的唱声十分重要,是声、色、艺之首。方展荣在《柴房会》上路一场中一口气唱了几十个“我的……”,他说:“我采用了花舌吐腔吊喉唱法,使高音旋律节节升高,把剧情推向高潮,让观众过瘾。方展荣唱出了感情,唱出了人情、唱出了激情,因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为了唱好这一句曲,展荣经常对着镜子唱“我的……”,专家们看了《柴房会》之后,对他的赞誉是:“清声百唱万人倾”“滑梯奇趣柴房中”。方展荣说“有时一句台词在不同体裁的戏中起着不同的艺术效果。艺术,不能造假,要靠苦练。拍摄《柴房会》电视时,我与玲儿在客厅、卧室划区位排戏,不敢怠懒。‘李老三’爬梯这组动作,不是朝夕的事,而是苦练多年才会有这种效果的。” 十年练一扇 “潮丑艺术是一个运用特技的天地,可以说是技巧戏剧化的艺术”。方展荣在《闹钗》中表演了扇子功,很有特色。他说:“胡琏是个花花公子,我特别注意扇子的运用,如表现他的轻浮、无赖,我用‘溜子扇’连转转数圈后接一个‘顶旋扇’,在扇子不停旋转的同时,蝶步小跳行进,动作难度高,不能走神。当胡琏拾得金钗以为证据在手时,连呼其妹出堂之后又面向观众说‘新娘出堂了,大家来看新娘呀!’这时我采用‘月眉腿步’,配合折扇的‘张旋扇’和‘弹扇’,形似木偶、皮影的机械动作,使人物滑稽可笑,把胡链得意忘形、幸灾乐祸的心境体现出来。”《闹钗》一剧的表演主要是扇子功。但要用好这把扇却是不容易。方展荣说,“我这把扇苦练了整整十年,才能在舞台上表演娴熟自如,不致失科,令扇子入戏,化成剧中人物的动作,使扇子变成活扇,服务于戏剧情节和剧中人物的表演。十年苦练一扇,时间是漫长的,是简单之中的不简单,寻常之中的不寻常,他也因此而被专家誉为“高超的扇子功”,“精妙绝伦”。 向老鼠们“请教” 演戏,要使观众百看不厌,主要取决于表演者能否在表演技巧上的创新,方展荣是很注意这一点的,他在《访鼠》一场戏中,为娄阿鼠设计了一套老鼠表演动作,“老鼠想计”“老鼠攀梁”“老鼠惊窜”等,借老鼠生性多疑,行动狡猾的特点去刻划娄阿鼠这个反面人物。效果很好,别看简单的几个鼠样鼠相的动作,方展荣也要经常去观察鼠的活动,向老鼠们“请教”的。 葫芦、蝙蝠和仙桃 戏剧不一定脸谱化,但如果能在戏中起作用也未为不可。喜欢作画的方展荣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的画笔用到他所饰演的角色,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心里活动去创作各类不同的脸谱图案。如在《闹钗》中的胡琏脸上画葫芦来暗喻他的不学无术,半空小和尚脸上画仙桃寓意世外桃源,胡图县官脸上画蝙蝠、还有画金鱼等都是有的放矢,寓意深长的。这样更使人物个性化,为了画好这些脸谱,方展荣常常在演出后,卸装前,把自己的脸当作试验园地,对着镜子创作角色脸谱,而每一个脸谱创造成功了,他自己画画的艺术也提高了一步。 正是:情牵角色画图案,脸谱成功画也成。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