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其实,陶瓷艺术品的制作,更蕴含着诸多科学和技术的结晶,以及制瓷艺人的睿智与追求。 潮州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历史长河中,这里不但以陶瓷资源丰富,陶瓷生产传承有序而享誉,更以能工巧匠辈出,名家名作叠现而闻名。黄淡明,即为诸多人物中之一个。 黄淡明是个小个子,不喜高谈,每当与他交往的艺术家们在谈论什么,他总只是静静地听,有时偶尔会插上一两句带幽默色彩的话,人们这才领略到这小伙子头脑中闪烁的灵光。 谁知道,这么的小个子,在瓷器的设计和创作上,都专拣大的“骨头”啃。不少瓷器中的庞然大物,经他的设计和创作而诞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大”的奇迹。 了解陶瓷生产历史的人都知道,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1米左右高的瓷器如果能一次成型一次烧成,便能引起极大的注意。这是因为,当时的生产条件,包括成型手段、技术,窑炉等装烧设备的限制。随着窑炉的不断改革,在倒焰窑得到推广的阶段,人们看到了这种可能,于是在枫溪,便有一批有志者埋头探索大坯体艺术陈设瓷的设计与制作。枫溪前进村的数位陶瓷艺人,靠自己多年从事陶瓷生产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敢于攀登陶瓷技艺高峰的精神,刻苦试验,终于从高1.6米的花瓶的制作开始,最终将高达3.6米的大花瓶一次注浆成型,一次施釉,一次装烧成功,创造了当时陶瓷成型史上的奇迹。前进村也一度成为制作大花瓶的专业村。青年时期的黄淡明,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步入瓷坛,并且成为大花瓶设计创作中的活跃分子,1986年,他自行设计的102″(2.6米)荷口大花瓶,为当时花瓶高度之最。尔后,该村艺师们又你追我赶,将花瓶提高到上述的高度。 光阴荏苒,20多年过去,黄淡明也终于有了自己设计创作、烧造陶瓷工艺品的小天地。但他并不满足于一般花瓶和瓷板的生产和销售,而是采取了“以短养长”的办法,将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他新的艺术追求之中,继续攻克更大坯体的美术陈设瓷器形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的陶瓷艺术大课题之中。 尽管黄淡明清楚,大坯体的东西,制作难度本已极大,而超出“极限”之作,更加异乎寻常。但他还坚持认为,越大的器型,在设计上越应讲究形体的外观线条。因为陈设瓷要使人欣赏,进而激发人们美的联想与再创造,其本身首先便应具有美感。但这种外观线条的流畅与生动,又不像那些小器形的美术陈设瓷那样有多种自由发挥的空间。它必须顾及成型(特别是注浆成型后的脱模、修坯与烘干等过程)和施釉、装窑、烧制过程的诸多因素。因为在这些方面它所受的制约,比一般高度的产品要大得多。而器形外观线条的选择之合理性,又从另一方面有利于成型和烧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不但在模母的设计上,虚心请教本地的大师名匠,反复进行修改,而且从成型到烧制的整个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次,本地一家公司为制作一个全国最大的彩瓷盘,要求烧成后直径达到215厘米(生瓷坯直径就得接近240厘米),为此,特地从国内一个著名老瓷区高薪聘请了几位名师从事成型制作。这几个人无论用古的、今的,他们所掌握的成型方法,甚至用石膏制作外垫具围堵等,干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未成功。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时,该公司的老板想起了黄淡明,便邀请他进厂制作。黄淡明根据他以前创作150厘米直径大瓷盘并取得批量生产的经验,依靠特制的工具,二话没说便投入工作。开始,这几位外地名师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竟被请来接替他们承揽这件“瓷器活”,并不以为然,一个个投以十分复杂的目光,一直站在一旁观察。黄淡明清楚地知道,其中既有怀疑,也有观摹学习,甚至幸灾乐祸的成分。但他顾不得这么多,采用这些“土洋结合”的工具,集中十二分精神投入制作。他采用高压注浆,根据瓷盘设计中各个部分厚薄的程度,巧妙地控制不同时段注浆的压力,掌握满浆和退浆时间……当他完成制品脱模、晾干了一段时间后,又成功地将大瓷盘的生坯(泥坯)移动进行烘干时,黄淡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些外地艺师也都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堆起了笑容。因为多年的制作经验使他们明白,他们摆弄了那么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难题,在眼前这个小伙子面前迎刃而解了。一切复杂的心理一扫而光,转而大加赞赏,说他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经验。黄淡明就这样凭自己的探索精神和过硬功夫,征服了外地的名师,也为这家公司创造一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立了头功,时在1996年。数年后,这几位外地艺师所在的瓷区,制成了一个直径2米零几的大瓷盘,被某一报纸宣传为“全国最大的瓷盘”,当该报了解这一情况后,又接着报导了潮州枫溪这一真正“全国最大的彩瓷盘”。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瓷坛轶话。 其实,在制作这个大瓷盘之前,黄淡明一直在探索特大花瓶的制作,也正是1996年至1997年间,他又烧制成功了一对高达390厘米(不连脚座)的《青花蟠龙大花瓶》。每只花瓶上,都有九条青花彩绘的龙在祥云中飞动,使大坯体作品有灵动之感。 本来,200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瓷都潮州陶瓷博览会前,全国陶协等单位组织的对潮州陶瓷的考察中,专家们对120×220厘米的大瓷板画《粉彩百鸟图》(黄淡明、陈仰中作)十分赞赏,认为是当时最大的彩绘瓷板画。受鼓励之余,黄淡明就思考着对大型瓷板来个更大的突破,并默默投入试验之中。果然,北京归来仅2个多月,一块长达520厘米,宽34厘米,厚仅1.5厘米的超长瓷板便又在他手下诞生。这大瓷板由高级工艺师、广东工艺美术大师吴维潮策划并绘韩愈头像,书法家李俊书韩愈在潮的名文《鳄鱼文》,邱培祥镌刻。望着那釉色均匀,明亮润泽没有半点瑕疵的青色纹片釉瓷板以及与之珠联璧合的书、画刻瓷作品,不少名家又一次为之震动,对黄淡明其人无不拍案称奇。现在,黄淡明那些高200厘米以上的大花瓶,釉色有青白釉、青釉、白釉、纹片釉、红釉,还有刻瓷等。瓷板也有白釉、青白釉、青釉、纹片釉多种。还有多种釉色结合的,如外青釉内纹片或外纹片内白釉的。彩绘上有青花、潮彩、粉彩和大写意图画等形式。 人们以为,在黄淡明的手头上,产生了直径最大瓷盘、最高瓷花瓶和最长瓷板3件陶瓷之“最”,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谁知,在超长大瓷板制作后刚刚数个月,即2005年初夏,他又推出了一个高235厘米,腹径150厘米的大花瓶。这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直径的瓷花瓶。为了花瓶的制作,黄淡明拆掉了厂中的一间房子,建成临时工棚,冒着风吹日晒,堆制模母、修整器形、脱制石膏模。仅石膏一项,就用去粉料5.5吨多。并且,专门定制了一个新窑炉。注浆时,他爬在梯子上观察;烘干时,他提着炭笼,从瓶口轻松放下,趴在梯子上掌握它均匀受热,其艰苦程度确令很多人难以想象。但这样的大花瓶,他竟一下子制成了数只。在枫溪有关领导的重视下,邀集了数名潮州工艺美术大师和书画家,分别进行彩绘。其中一只由六位陶瓷艺术家和书画家连袂彩绘装饰的《吉祥富贵大花瓶》,赴澳门参加潮州陶瓷精品展,受到广泛好评。 当人们欣赏这些陶瓷之“最”时,谁能知道作者为此付出多少汗水与心血?当人们了解到它们竟出自同一人之手时,又有谁不称奇而折服?黄淡明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瓷都增添了光彩。难怪一个艺术界人士风趣地说,瓷坛奇人黄淡明,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师。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