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潮汕街头巷尾挑担吆喝叫卖的一种凉粉,是深褐色呈凉糕状的民间消暑药用小食,潮语叫它为“草粿”。在潮汕城乡,这款药疗小食大致从宋元时期已出现了。明朝药物学大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它药性甘、凉;内服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效用,有助治疗跌打肿痛、感冒、糖尿病等。它是从山上采来“草粿”草,清洗干净之后将之进行磨研从中挤兑出浓汁,然后掺兑进一点淀粉,置于木桶中拌搅均匀,再然后用蒸锅慢火蒸熟。
该物在兜卖时用铜勺子将它一小角一小角地刮出来,盛在瓷碗中;然后给撤放上一层薄糖末;接着又重复来一遍,直至把那个小碗盛满。吃草粿时不用筷子,也可以不用匙子,直着脖子半喝半吸啜就可以了。旧时挑着草粿担子沿街叫卖的多为中老年人。其担子的一头是一只筐子,里面装着一桶草粿和糖粉、碗子;另一头是装着洗碗水的木桶。他们的叫卖声显得婉转而悠扬。一旦走到人气较旺的巷口他们就会停下来,用那把铜勺子有节奏地敲着草粿碗,向四面八方传播清脆响亮的“草粿曲”。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口水井;有一位整天笑咪咪的老伯推着小车子在井旁卖草粿。夏天时他用一只大盆子装满井水,又将草粿桶浸泡在其中。我们用二三分钱就能买一碗清凉甘爽的草粿。他的口头禅兼广告词很有趣:“来来,吃碗草粿,‘同’额头凉到脚尾!”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