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又是重阳。

    “重阳”称谓,源自阴阳学说。《周易》称阳爻为“九”,故九九谓之“重阳”。“重阳”一词最早见《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辞海》洪兴祖补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可见屈原诗中“重阳”所指为“九重天”,而非后来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传说源于东汉﹙公元25至220﹚年间。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南朝﹚未改,……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朝廷规定“重阳”为法定节日。因重阳登高、佩茱饮菊,可以避祸之传说。《神农本草经》又称:茱萸能逐风去邪,鞠华﹙菊花﹚可耐老延年。故每逢重阳节,民间争相效仿。到了宋代,重阳登高蔚然成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称:“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潮人沿习唐宋古风。据《潮州府志》记载:“九日登高,如旧俗”。潮人先贤翁万达,嘉靖三十年游闽中武夷山,适逢重阳,作《九日柬王雪樵总戎》:“他乡九日独登台,喜有王宏送酒来。潦倒甘同陶令放,萧条不学杜陵哀……”。明湖广布政使陈天资﹙饶平人﹚,重阳登高,作《九日游普陀岩》:“海国秋深乐事稀,普陀岩下扣禅扉……题糕忽忆当年事,插遍茱萸酩酊归”。

    放风筝由来,可追朔至春秋时代。鲁班用木作“鸢”,以窥宋城。后人用纸代木,又称“纸鸢”。传说楚汉战争“垓下之围”,韩信巧施“四面楚歌”,并放系哨“纸鸢”伴奏。因声如筝鸣,故称“风筝”。汉军利用风筝获胜,后人视为制胜祥物,流传下来。

    潮人九月九放风筝,古已成俗。据清《澄海县志》载:“是月,竞放风筝。”《南澳志》称:“放纸鸢高入云霄,谓之放风筝”。“风筝”,潮人俗称“风琴”。每年重阳,府城人多到凤凰台前“沙溪坝”放风筝。因风筝四处飞扬,故有“九月九,风琴满天走”之谚。

    今天,潮汕仍保留放风筝习俗。澄海风筝,名扬四海。陈羽制作的“仙女散花”、“嫦娥奔月”、“七星抱月”等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奖励。2003年,陈旺松放飞取名“群英会”之风筝,总长达1089.43米。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一代“风筝王”。

    重阳潮人称为“圣日”,是日流行谓之“转运”食俗。汕头传统“焖香饭”、揭阳习俗“煮咸糜”、潮州一带“炸油麻团……”。各地各有特色,故潮谚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

    重阳在古代还是公祭日。据《潮州府志》记载,纪念韩愈、马发、陆秀夫、张世杰等先贤,秋祭在重阳节举行。近年,我国将关心老人与古风融为一体。每当重阳节来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举行登山健身等活动,为重阳节增添了气氛。

你是本文的第1237位读者
来 源: 《广东民俗大典》
作 者: 纪钦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