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夸父追日与许氏西迁 许由之子夸父,许氏第16世祖,为尧子丹朱之臣,管车辆驾驭,《路史》载“夸父以驶臣丹朱”。但夸父追日,渴死肠谷,而夸父无子,许由之许国后继无人,舜因此封伯夷为吕国国君于原许国之地,以继许国之守。 在夸父一生中,有一群姜姓许氏的臣民跟随着其事业转。史载夸父追日说,类型颇多。其中“夸父追日,渴死肠谷”说是陆上追日说,明摆着这位古代英雄带领族人西迁展拓的故事,渴死于西亚沙漠戈壁及火热干燥的绝境中。有人研究其事,谓当时夸父奉命西行,与君皇约,拟回来之后如何如何。可见夸父并非无端追日,乃为发展、开拓之举,可视之为拓荒。可惜后来情况有变,经过若干年月之后,果然有追日之人回来,华夏当局没有履行诺言,爽约而成史恨。可见追日者非只夸父一人,应是夸父领导着的一群开拓者开天辟地的壮举。有人认为夸父追日,几达非洲。夸父本人未回华夏,说不定他乡异域,也有传人。谓夸父无子之说,太过偏颇。这是陆徙追日之说。又有飞行追日之说,描述当时许氏祖先追日壮举,试举一例。《山海经》载夸父驾天车追日,是航天追日说,很可能是神话性传奇,但此说很合乎夸父的职责地位与身份,甚合《路史》中“以驶臣丹朱”之句。 二、共工触山与疏通治水 共工姓姜名垂,是许氏第15世祖先,他是许由之兄,伯夷之父。共工本是官职之名,专掌水、工两责。姜垂为尧共工,世袭之职。世人曾有言谓炎帝之后,姜姓能继其世者,曰共工氏。《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即伯夷),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工为出类拔萃之人,以能奈霸九州。二是其子伯夷能安邦定国,因此后代祭祀。其中还含有另一种意思即儿子完成了父亲未竟之业,指治水。 尧舜之时,天下大雨。共工氏姜垂为治水之官,则前此治水之事,唯共工为能知其本末。因此当霪雨之时,共工与伯鲧壅水为治。共工与鲧用筑堤障水,垒库存水的办法解决当时水患的问题。但此方法未妥,于是共工怒,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崩,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共工怒这一结果,符合如中国地形概貌西高东低,水向东流的地理特点,“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句,足以证明。共工姜垂之子伯夷意识到了这一点,进而总结并发挥其父头触不钜山(即不周山)引水东行的做法。他官居四岳之位,向帝舜推荐禹出来治水,助其力而成其功。《国语》太子晋曰:“共工从孙四岳助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鄣九泽,丰泽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澳,合通四海……” 这一段话是说禹在伯夷帮助下,受共工触山的启发,疏浚为治,共工和伯夷因此是为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功臣。 三、火神祝融与刀耕火种 祝融也作祝庸,炎帝第三子,黄帝之侄,姜条和高阳氏句龙之祖父,共工姜垂及许由之曾祖,许氏第12世祖先,世之火神。 祝庸为黄帝司徒,居于江水。其父炎帝,以火德王,故号曰炎帝。祝庸之火德,又超乎炎帝,以是为火之神。火德就是用火之德,惠民以火,救苦救生。 炎帝用火耕山,刀耕火种。祝融举火烧泽,扩拓生计。继而领导族人迁徙,寻找水草丛林丰茂的地方,放一把火烧地,得到更多肥沃的园田。祝融用火继承炎帝炎事业,是他成为火神的社会原因。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和他的族人在生火和保存火种上的巨大贡献。那时候,火石生火的先进方法已经在中原许地上诞生,这事可以从中原龙山文化遗址中找到痕迹。也就是说,钻木取火的年代已成为过去,许地先民在劳动中找到火石生火的做法,服务于他们刀耕火种的生活,祝融火神的地位,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取得的。 四、上古许氏世系 本书上古许氏世系,从许氏第10世祖先算起,即炎帝神农氏及黄帝有熊氏之父少典,及少典之妻有娇氏。取考妣同为世系祖先于图表中,这在常例中比较少见,似乎是破格之举。河南学者许齐平先生据《中国·晋语》、《路史》曾作上古许国世系表,则以炎帝器为始祖(第11代),大约是基于上述原因或基因于姜姓许氏自炎帝始。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