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笔架山可谓奇妙。山名、地形,真够笔味:三峰起伏似笔架,高树挺拔如彩笔,韩水长流胜墨池。而依山傍水的韩山师院,更为笔架山赋予了新的含义;扩建后的韩祠,也延伸了笔架山“笔”的内涵。
  
  历史绵延,“笔味”益隆。笔架山,同“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这对韩愈是挫折,对潮州则是幸事。韩愈开潮学,潮州成“海滨邹鲁”。韩愈的笔,气势雄健,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发起古文运动。韩愈笔下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其散文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声名远播。潮人承韩愈文气,习文成风,人才辈出。
  
  韩愈在潮州任刺史的八个月间,常登临笔架山,相传植橡木一株,日久天长,橡木高耸直立。后来,潮人为了纪念对潮州文化拓展颇有建树的韩愈,把韩祠迁到笔架山。如椽大笔的橡木,就在祠前,成为潮人向往之树。
  
  韩愈的文气,鼓舞着潮州人求学的信心。橡木开花与否,成了登科及第的预卜。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木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为鱼磷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呈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很美,但不常开。当时,潮人趁橡木开花,虔诚礼拜,日夜攻书,指望得中。《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足见“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是有的。这简朴的道理并不令人费解。学如穿井,全凭努力。不是吗?橡木开花,潮人寄望极大,人勤业精,中举者多;橡木不开花,人情绪低沉,无心向学,自然名落孙山。韩祠橡木成为潮州八景之一,除其景致清幽外,更蕴含着潮州文化昂扬的基调。
  
  自从笔架山有了“笔名”,笔味就长盛不衰,世代相袭。
  
  一八九七年,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到笔架山办韩山书院,自任山长,笔架山办学自此肇始。丘逢甲潜心培养人材,立志“要从橡木凋零后,留取清荫变讲堂”。他以培养“笔手”来济世扶危。“粤桂革命志士,多出其门”。他“笔耕”的成果和影响,已载史册。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解放后,人民挥动彩笔,写出页页新篇。成千上万饱蘸浓墨的人民教师,从笔架山走了出来,奔赴祖国各地,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
  
  想不到,出笔杆子的文化摇篮笔架山,在以文化为“对象”的动乱中,遭到了厄运:教室里停了书声,学生们停了笔耕。笔架山,真的架起了笔。
  
  改革开放的今天,笔架山上,彩笔挥动。年轻的一代,踏着时代的节拍,登上了笔架山。
  
  笔架山麓的师院,是潮州的最高学府,面貌焕燃一新。数千莘莘学子,挥笔攻关。教育战线上的新兵,正在为新世纪谱写动人的乐章。
  
  而今,笔架山麓的韩祠,已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文公祠景区配套齐备,更臻完美。一到广场,便见巨石雕刻翻开的大书,上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韩愈《进学解》的名句,这“学业精通在于勤奋,学业的荒废在于贪玩。”的警句是经验之谈,使人未进韩祠先读韩文,饶有笔味。登上磴道,迎面耸立的是胡耀邦手书的:“韩文公祠”牌坊,笔劲雄浑。坊后甬道南侧是新辟建的百米碑廊,集全国政要及名家手笔,隶篆草行,各具特色。由祠道登51级石阶,便是韩文公祠主体,祠内悬挂着刘海粟“百世师”,林若重书的“三起南云”,许涤新重书的“尊贤有祠”,饶宗颐的“北山泰斗”以及周培源“百代文宗”等牌匾,均为大手笔。祠内环壁保存历代碑刻40多面。有:“功不在禹下”、“传道启文”等,记叙韩文公祠的变迁和韩愈治潮业绩,笔调古朴苍劲。韩祠后面辟建侍郎阁兼作韩愈纪念馆,展示韩愈的生平及刺潮的贡献。站在侍郎阁,凭栏远眺,对面韩江沿岸已辟为滨江公园,新美如画。木棉花开红灿烂,芳草如茵绿江滨。修旧如旧,古城墙在述说着历史名城的变迁;置新更新,老堤围昭示了牢固美观的和谐。沿江小石路上,三五成群的学子似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金山银山尽收眼底,金山中学,高级中学,是大学生的摇篮,都同笔结缘。
  
  站在笔架山麓,凭吊一生坎坷的大文学家韩愈,感悟韩愈“文以载道”、“传道授业解惑”的笔力,正代代延伸,滋润潮人。潮人“再穷不能穷读书”的信念,感人殊深,造就了多少人才。而莘莘学子的奋力拼搏,也许,正是韩愈勤奋向学的启示。也许,此刻准老师的老师,正在讲解《进学解》呢!
  
  笔架山,笔阵雄壮;山麓韩祠,更呈新姿。

你是本文的第1575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2-04-05
作 者: 邱喜桂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