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演出的舞台,过去称为庙台、草台或戏棚。庙台的建筑一般是一面靠墙,三面围观,在前台与后台之间,用幕幔或屏风之类隔开,草帽幔两端可供演员出入,即上下场门,古称“鬼门道”,这种舞台开,在宋元已形成。

    传统的舞台,只是演员的演出场所。舞台上没有具体的景物装置,幕幔虽有绘上表示吉祥、宝贵等图案,但只装饰性的,没有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场景,只有人物(演员)上场以后,“景物”才随演员的表演而出现,也就是我国戏剧家焦菊隐所说的:“(话剧)是从布景里产生表演,(戏曲)是从表演里产生布景。”(《焦菊隐戏剧论集》)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一段戏,舞台上没有具体景物的布景装置,只有随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做表演,舞台上便“出现”古井、河边、独大桥、观音殿等,这些景物,是从演员的表演中“产生”的。

    传统舞台装置除把前台与后台隔开的幕幔外,主要就是一桌二椅;幕幔与一桌二椅的舞台装置,具有虚拟性、装饰性、从属性的特点。二桌二椅中的桌和椅,除了作为生活用物的桌椅外,更主要的是起了点明环境的辅助作,比如舞台正中放一张桌子,桌前一椅,称为“小座”,表演现人物闲坐无事,或等候信息等,正中一桌,桌后一椅,称为“大座”,桌上放一些不同的砌末(道具),既可表示公堂或书房,也可表示夜晚人在睡眠等;若中间放一桌,左右各一椅,摆成八字形,即可表示夫妻对坐,宾主交谈,或两对饮等;若三桌三椅,呈品字形的排列,桌上摆着不同的道具,则可表示会审的公堂,或大型的宴饮等;此外桌子椅子还可表示跳墙;走过椅子、桌子,表示腾云驾雾等。这些虚拟的环境表示,是与观众约定俗成而存在的,也是从属于演员的表演的。

    戏曲舞台装置在文明戏、时装戏出现以后,受到话剧写实的立体布景的影响,才出现一场戏一个固定的景物装置,以后,随着灯光技术、音响技术等的应用,舞台装置才日趋技术化、现代化。

    潮剧舞台装置的发展演变,也经历了戏曲舞台装置发展共同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舞台美术进行了改革,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灯光、音响技术,为舞台创造了服务剧情而有利于表演的舞台布景装置。当前,剧团一般使用幻灯投影,即舞台正面底壁挂上白色天幕,用透明胶片绘上各种景物,然后用射灯把图景映到天幕上去,作为远景。这种投影装置,较为方便,一幅天幕可长期使用,天幕前再挂纱网景;表演区则用景片,这样,使舞台景物富有深度和层次。

    戏曲使用写实的布景,给观众以可视的景物,增加了舞台的光彩,这是写实布景的长处,但写实的布景与戏曲传统虚拟的表演,常常发生矛盾,比如前面所说的舞台环境的变换,是依靠龙套的队列变化而变换的,如果在舞台上设置一个固定的环境,就使龙套的队列变化失去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界对写实布景的利弊,见仁见智,争论了几十年。目前,剧团是一个剧目有一个剧目的舞台布景设计,有的偏于写实,有的偏于写意,舞台美术设计者正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一条与戏曲表演相统一的布景设计的路子。

你是本文的第995位读者
来 源: 潮剧大观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