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木雕是潮汕一项传统工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门技艺一般是通过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的。然而在饶平县黄冈镇,一位出身于“木雕世家”的工艺师没有将木雕技艺传授给儿子,而是传授给了女儿和女婿。并且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这位工艺师叫郑捷坤。 

  近日,记者走进郑捷坤位于黄冈镇建设路的金漆木雕工作室,室内整整齐齐摆放着雕刻用的木料,随处可见的木雕作品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散发出一阵淡淡的幽香。墙上悬挂着“梅”、“兰”、“竹”、“菊”四幅竖屏,黑底金漆,别具特色,给人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屋内,一文雅秀气的青年女子正聚精会神刻着木雕,郑捷坤介绍说,那是他的女儿郑晓玲。 

  今年已59岁的郑捷坤言谈朴实,他从事木雕这一行已有40多年历史。从十多岁起,便师从他的父亲、曾获省级工艺师称号的郑宝如先生学习潮汕木雕,得父亲真传,创作出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成为饶平木雕厂的技术骨干。 

  1966至1967年间,他曾创作雕刻了反映“八六海战”内容的“战斗英雄麦贤得”木雕,被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收购,评价很好,随后又追加制作10件。后来又制作过以“围海造田”、“学大寨”、“战天斗地”等为内容的木雕。 

  改革开放以后,老郑重新恢复制作传统题材的木雕。1981年,他创作的“武王聘姜善”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部优奖;1985年,他创作的“穆桂英挂帅”获国家工艺美术品银杯奖,曾轰动一时。

  老郑说,金漆木雕系用潮汕特有的通雕手艺,工艺复杂,相当费神。原材料一般选用来自江西的樟木,工具则选用几十种不同的刀具,如“平刀”、“斜刀”、“胡”、“圆”等综合运用。制作的过程则需要选材、设计画稿(根据客户需要)、雕刻制作、上漆贴金、安装配套几个阶段。其中上漆要陆续上四遍到五遍,每上一次清漆后都要用砂纸将其打磨光亮。上完漆后进行贴金箔。 

  老郑目前以带徒弟为主,他的女儿、女婿均是他的徒弟,又是他的主要助手。“通雕”又称为“立体雕”,在一块不大的木料上,要分内外几层,雕琢出几十个形象各不相同的人物及景致,做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其难度可想而知,一幅“孝子图”中刻了古代人物43个,每个人物不过拇指头大小,老郑与女儿雕了一个多月才完成。郑晓玲雕的“七贤上京”图,取材于潮汕传统历史故事,记者见到这幅作品由外至内可分为三层,布局构图严谨,层面丰富,人物众多,栩栩如生。潮汕的房屋建筑、祠堂以及门窗桌椅有用木雕做装饰的习俗,老郑及其徒弟的作品不少被各地村居群众求购,香港及海外客商也慕名前来订货。 

  说到制作木雕的艰辛,老郑很有体会地说,木雕“是靠一双手,一副刀具完成”,“是实实在在的,不能骗人的。” 

  老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儿子如今一个做农机贸易生意,另一个在汕头大学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汕头从事电脑设计工作,只有女儿郑晓玲继承了他的木雕手艺。提起家传手艺传女不传子的问题,郑捷坤很豁达地说“我们家不论这些,儿女随其意愿去发展就好。”

你是本文的第2087位读者
来 源: 南方网
作 者: 林洁珊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