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在澄海境内,西连东陇,东望盐灶,安 潮安 黄 黄岗 公路从此经过,这条路自南宋以来就是福建通往潮州的官道。潮江下游的北河,流经东陇注入柘林湾。樟林村南有水,称南社港,在乌涂尾处与北河汇合,5里水路进入柘林湾出海。因此,樟林为河海交汇之地,海运货物,由内河船沿韩江60里至潮州,溯江而上,可达兴梅地区与闽西南地区。陆路则由驿道车运到潮州城,所以水陆交通比较方便,是清朝时期潮州地区的主要出海口。

    宋代,樟林是海滨小渔村,沿着河渠散布,樟林的南社村,有马氏祖祠追远堂,建于南宋理宗淳四年。《潮州志》记载:“樟林寨城,创于明初,后为贼毁”,其创毁时间经过已无可考。明嘉靖三十五年,居住樟林山边、寨仔、大垄的15姓居民,因不堪海水冲击和盗贼劫掠,移汇在涯官埔,成为今之樟林乡。嘉靖四十四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统大军到南澳征剿吴平,平败,逃入饶平凤凰寨,后又到樟林掠舟出海潜逃。那时,樟林已是一个“海产丰饶,鲜鱼盈市”的地方了。

    清初,顺治十三年实施海禁,康熙元年又实行迁界,樟林得降清的军阀许龙的庇护,得以慢迁。到了康熙三年四月,奉旨全迁,沿海民居,限日拆毁。樟林先他乡而徙,屋宇、树木,悉被毁殆尽。至康熙八年复界时,樟林已是“村余废井、茂草辛夷”了。但由于它水陆交通位置优越,复界的次年,就将东陇河泊所移至樟林。到了康熙二十三年驰海禁时,樟林已是一个“商渔船只停泊之所,米谷积聚之地”了。

    樟林依山傍海,向来可耕之地甚少,居民除从事工商业外,大多往外洋谋生。这里“农工商贸,皆藉船为业”,居民善于航海经商。所以,一开放南洋海禁,商民纷纷通过海外华侨关系,办洋船贩运贸易。在乾、嘉以至咸、同年间,潮州远洋红头船,大都是樟林及其邻村所有。既然这些船的“船藉港”是樟林,那么,其启航和回航到达地点,也就是在樟林,这就使樟林迅速成为一个繁荣的外贸海运港口了。

    乾、嘉年间,樟林港南北二线的航运同时繁荣,每年初冬,南线航船出发,北线船只回航返潮。翌年三四月,北线船启航,南洋船又抵港。各地物资云集于此,由红头船运往天津、上海等地和南洋诸国,又从北方和南洋运来各种货物,堆积如山。樟林村内,大量兴建“洋船栈”。当年南社港周围的仙桥街、长发街、新兴街等环港街道,皆为货栈,大多数货栈门前均附有书斋式建筑,称为“行台”,以接待顾客和洽谈生意。樟林旁边乡村,也建有高大坚固的仓库,供南洋运来货物堆放,称为“涂库”。嘉庆四年,在南社港旁修建的新兴街,就有大栈18间,小栈34间,当年樟林一带栈房的堆存能力很可观。全盛时的樟林,有7社9街,店铺1000间,还有各种集市,如鱼行、果行、菜行、三鸟行等。远近商贾,皆集樟林,或办洋船,或开行铺,或转运货物。《澄海县志》形容说:“贾船海师,往来如梳,闽商淅客,巨帆高桅如蚁集”;“城南城西,街港交接,云烟相连,北货番货,土产特产,汇集于此交流,名噪沿海,经济非常繁荣,故称之樟林埠。乾隆十二年,清政府在澄海设税馆,每年正税额11600两银元有余。当时“广东通省额征税银43750两有奇,澄海以弹丸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可见当时贸易的繁荣情况十分可观。

    樟林于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后,发展海上航运。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100多年间,为樟林海运全盛时期,南北航线同时繁荣。19世纪70年代(同治年间)起,樟林港就逐渐衰落了。随着樟林港的逐渐淤塞,外国汽船取代了我国的红头船,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失败,1861年汕头被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至光绪年间,樟林作为一个海运港口,已经完全被汕头港所代替了。汕头港成为当时潮汕地区的中心港口。

你是本文的第135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7-02-04
作 者: 陆集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