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是潮汕民间最普遍的乐种之一,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潮州大锣鼓,以大鼓为中心,配之各种铜器,以唢呐领奏,配之管乐、弦乐。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艺术,最早流传于潮州,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唐宪宗时,韩愈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祭神文章就有关于击管乐的记述。明宣德七年(1432年)的演出剧本《刘希必金钗记》有“三棒鼓”和“得胜鼓”关于锣鼓的文字记述。嘉靖丙寅年(1566年)的《荔镜记》、《看灯》对潮州元宵节的描写有诸如“鼓乐吹唱”、“满街锣鼓闹喧天”的文字。潮州民间戏曲活动鼎盛,每逢节日活动,大锣鼓班列队游行,穿街走巷,或集中广场,进行演奏比赛。

    潮州大锣鼓的传统曲目有18套:这18套分为文套和武套。文套以哨呐和小锣鼓为主要乐器,有文静温柔的特点。如《捕鱼》、《掷钗》等。武套则以大锣鼓和大哨呐为主要乐器,具有气势雄伟的特点。如《关公过五关》、《薛刚祭坟》等。

    潮州大锣鼓的演奏形式,一种是坐定演奏,一种是行进中演奏。第二种演奏形式主要配合化装游行、节日欢庆、游神赛会,称为“长行套”。这些演奏形式,司鼓通过鼓的音响、节奏,鼓的不同部位敲击不同音色、响击、闷击、强弱变化等,配合各种动作手势,指挥整个乐队。大鼓发出的音响品色有三十多种,动作手势表演也有三十多种,演奏技术比较复杂。乐器配置有斗锣、深波、苏锣、大钹、钦仔等,各种铜器有一定的音律,彼此协和。管弦乐器有大哨呐、小哨呐、秦琴、横笛、椰胡、三弦、扬琴等。

    潮州大锣鼓脱胎于戏剧,有表现重大题材、气势磅礴、节奏明快的特点,而且每套锣鼓的标题都来自它所脱胎的同名戏剧的剧名。

    潮州1953年成立了潮州民间音乐团,在各级文艺汇演中,潮州大锣鼓这一节目,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并成为保留节目,先后参加中南地区和全国首届艺术会演,其中《抛网捕鱼》和《彩花牌》2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1957年潮乐代表队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获金奖。

    随着潮州大锣鼓这一民间乐种的不断发展,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大锣鼓师。如谢奴仔、吴德润、欧细奴、陈松、林运喜、黄义孝等。并出版了许多关于潮州大锣鼓的书籍。如陈天国、苏巧筝,还有陈镇锡于1987年编写的《潮州大锣鼓》。

你是本文的第152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6-06-18
作 者: 谢琼霞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