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彩即指潮汕的陶瓷彩绘,陶瓷彩绘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不同的是潮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彩绘所有瓷胎都是产自本地,它不仅有“明代兰花”之传统,更有五彩、粉彩、瓷板画。清代潮彩的艺人,不少来自民间画师,在艺术内涵又吸取相关的潮绣、潮州木雕、民间绘画等的图案纹样,因而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气派,装饰题材广泛,构图优美完整,是潮汕民间工艺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工艺门类。
    潮汕彩瓷艺术随着地方瓷器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明代,潮汕盛产青花瓷,清代则流行粉彩。
    清光绪十年(1884),潮州枫溪陶瓷工人姚华从与广州彩瓷工人的交往中学到彩瓷技术,遂于光绪十二年在枫溪开设瓷庄,首创“小窑彩”生产,彩绘颜料略厚于“洋彩”,纹样也较简单,但古色古香,俗称“本彩”。光绪十五年(1889),枫溪人吴禧改用饶平新丰和大埔、高陂优质白瓷加彩出口,他在潮州西门街开设有彩瓷庄,此后枫溪各瓷庄相继进城设店,潮州彩瓷业日益昌盛。生产经营的彩绘瓷器有盘、碗、花瓶、烛台、香炉、笔筒等,彩绘颜料多为进口“洋彩”。
    清未,潮州民间画师数以百计。他们既画民间佛画,又设计潮绣稿,更多的画师参与彩瓷,使潮彩工艺有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画家詹云的门徒庄淑与、谢兰圃、许云秋、谢锐、蔡友南等人将彩瓷与瓷器的特点相结合,运用国画笔法,将人物、花鸟虫鱼、山水画于瓷面上。清末宣统二年(1910),潮州廖集秋创作的1.2尺“百鸟朝凤四季盘”,许云秋、谢梓庭创作的釉上彩人物盘、碗参加南京全国工艺赛会和美国“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好评如潮,扬名于海内外,产品行销东南亚及欧美。
    1919年,潮梅镇守使刘志陆在大埔开设潮梅瓷厂,招用大批江西及潮州彩瓷工匠,吸收应用江西彩瓷的刷花、油彩和贴稿技术,使潮彩技艺更为丰富。潮州北门外有一位研究陶瓷颜料的专家张若眉,与李佩文研制潮彩颜料获得成功,促进了潮彩的发展。潮汕彩瓷器常年出口香港、东南亚一带,因彩绘技艺精湛,十分畅销。南洋瓷商常指定“潮彩”要货,“潮彩”之称广为流传。    
    1939年,潮汕沦陷,潮州仅剩“南兴”、“玉顺”两家瓷庄,其余大多迁入饶平、上饶、高陂等地,直至抗战胜利,潮彩技工一二百人陆续回潮州、汕头。翌年,潮彩老艺人周再良改进了“染化法”,使潮彩瓷器色彩鲜艳夺目,并有深浅厚薄之分。    
    20世纪50年代初,潮汕彩绘瓷器生产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潮州、汕头、饶平、新丰各自成立彩瓷厂,其潮汕彩瓷生产企业3家,工人超过6000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量不断增加。生产厂家以潮州市彩瓷总厂规模最大。厂房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职工4000余人,纯价值1000多万元,每年加工瓷器4000多万只,产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瓷器彩绘加3232厂。    
    潮彩从地域上分包括潮州彩瓷、枫溪彩瓷、上饶彩瓷、高陂彩瓷、汕头彩瓷、棉湖彩瓷、惠来彩瓷等。从品类上分,它包括青花(潮人称兰花)彩瓷、釉下彩瓷、釉上彩瓷、五彩、粉彩,以及后来被陶瓷界称为“洋彩”的“新彩”。潮彩采用新彩的颜料,吸纳其形式,并在本地古彩、粉彩的基础上,对新彩加以创新,画面精细工整、色彩瑰丽,加上重要部位的金饰,使其在陶瓷彩绘中独树一帜,既有别于广彩,又同广彩为孪生姐妹,形成瑰丽精致的广东彩瓷艺术特色。    
    潮汕彩瓷器的创作题材相当广泛,人物、景物、动物、神话故事直至外国题材都被艺人们巧妙安排入画,或写意,或工笔,或兼工带写,用色考究,画面主次分明工笔线条婉转多姿,柔中带刚,工整细腻,形神逼真;意笔线条简练豪放,笔墨洒脱,表现力强,达到笔到意随的境界。    
    潮彩瓷器的彩绘,常用的工艺种类有勾勒、平涂、洗染、接色、印彩、喷彩、金  地万花、腐蚀金、套色印金、重金勾勒等,各种技法交错应用,有的产品经烤烧后还再加彩金和釉上堆金。不同工艺效果各异,如洗染接色能使画面色彩灵活多变;重金勾勒则产生高雅凝重的视觉效果;腐蚀金工艺通过折光作用,受腐蚀处的金色失去亮度,不受蚀处则烁烁生辉;釉上堆金施于画面主线条上,使线条浮凸于画面之上,其金光与画面色彩相互辉映,使作品更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潮彩瓷器按彩绘工艺分为:    
    (1)诗画式,即白地单面彩绘配诗式。在瓷器的一面上彩绘花卉、山水、人物或动物等题材,再在相对面题字或诗句,在素雅中求得诗情画意的和谐美(此形式由于早时多采用折枝花题材,故老艺人常称为“折枝花”,也有称“诗情画意”)。    
    (2)开光式,双称“斗方”、“开窗”、“斗柜”。此为清代康熙时期流行式样。其特点是纹饰严密,锦地纹式多样,主题画面突出,富丽堂皇,故在潮彩中应用很广,生命力强。绘制时根据瓷器的不同造型,于主要部位适当留出对称的一对或多个变型的亚字形、果形、花形、扇形或其他物状的白瓷面,称为“开光”。开光内外分别采用不同的彩绘方法,达到既迥异又协调的效果。艺人们通过“开光”的形状大小,内外的虚实、轻重和用色的深浅、浓淡等艺术对比,以突出画面的多姿变化。“开光”内用于绘画,“开光”外为装饰地,常采以红、蓝、黄、绿等喷以地彩及应用各式图案花纹的锦地装饰,若应用于花瓶,则瓶身缀以金地、黑地、红地、绿地、加上遍织花纹,配上瓶身上、下、肩、口等外的各种花边图案,作为开光的陪衬。“开光式”彩绘瓷器常给人以一种高贵华丽、别具一格的美感,传统气息相当浓厚。
    (3)满彩式,满彩画面,首尾衔接,面面可观,有如长卷绘画,韵味无穷。满彩式多应用于大件花瓶的装饰,构图布局要求匀称饱满,疏密得体,节奏感强。
    (4)金地万花式,彩绘时,将整个瓷面完全覆盖,具有色彩艳丽、构图匀称的艺术特色。1964年,潮州艺人周再良以四季花和五果为题材,均衡地布于画面上,中间突出描绘一朵饱含春意的牡丹花,花果全部以金地烘托,使锦簇的花果更为光彩夺目。此工艺多用于彩绘各种成套高档餐具,也适用天开光式高档花瓶的饰地陪
  衬。
    (5)图案花边式,此工艺多用于配合其他式样进行彩绘,作为主体画面的陪衬,装饰于器物的口部、颈部、肩部或四周,较少单独使用,图案花边又分成印彩和手彩腐蚀金等形式,其特点是边饰齐整、清新秀雅。以上五种式样时有相互配合采用。
    改革开放以来,潮彩在艺术造诣及产品质量上都达到较高水平。1980年,潮州彩瓷总厂青年技工蔡禧平、李小聪彩绘的“仿古加金22寸翻身凤花瓶”“精彩开光双面仿古山水14寸琵琶干”被美国收藏家重金购买,作为珍品收藏。1984年,该厂集体创作的“堆金牡丹花鸟300件天球花瓶”和“万象更新24寸挂盘”、“堆金马王堆图案14寸蟾蜍干”、“金地万花15头茶具”等4项产品选登于《中国陶瓷》专刊。其中“堆金牡丹花鸟300件天球花瓶”于1985年10月经中国国际贸促会选送,参加1986年3月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
    在潮彩的发展历程中,老一辈艺人和后起之秀在创新、传承技艺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陂著名老艺人沈建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潮彩名师,有着深渊的技艺和国画的功底。所作瓷艺挂盘,清新雅丽、物象生动有趣。潮州彩瓷总厂的三位老前辈,各有擅长,李锡榜擅长潮彩人物画;周再良所绘花鸟花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蔡永青专长山水瓷画、气势磅礴,既有传统之古韵又具新意。汕头市彩瓷厂著名老艺人刘再盛,拿手人物彩瓷,所作“观题大观园”是一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民间绘画。枫溪的彩瓷老艺人丁宝成、吴维松、郑才守等,均各有艺术特色,载人史册。
    郑才守擅长青花彩绘,他的青花人物瓶“水浒一0八将”,无论从构图、人物刻画和青花运用上,都是枫溪青花瓷的传世珍品,多年来先后人选多部全国性陶瓷选集。吴维松则致力于青绿山水的描绘,其佳作有《镜泊飞瀑》山水挂盘、《苏东坡庐山诗意》花瓶等。此时的佳作还有丁宝成的梅雀、竹雀题材彩绘,如《竹林群雀》柳口瓶、《梅雀图》瓶、盘等。而活跃在近四十年的很多后起之秀的青年艺人陶瓷彩绘专家,投身于潮彩工艺,创造了风格多样的彩绘艺术精品,这无疑对潮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20世纪70年代,著名工艺师叶竹青先后研制并引入色泥(本地称装饰土、化妆土)和釉上堆金料及彩法,特别是将堆金彩用于彩瓷,无论山水人物,在其重要部位施用,如中国画泥金山水,也将原织金彩绘瓷的一些金线立体化,于是平面彩绘出现了凹凸感,画面最生动部分得到强调,别有一种风韵,使“潮彩”又多了一种装饰彩绘形式。之后,不少彩绘瓷器绘、彩、印、色泥、堆金数法并施,技艺日臻完善和多样化。
    李小聪的山水彩绘技法精到,他的花瓶、笔海挂盘、瓷板皆作山水,颜料自行磨制调试,细腻润泽,画法浑厚古雅,经营一种幽深雅秀的画面,追求画中有诗的意境。其作品如《秋江话别图》(瓶)、《山水清音》(瓶)、《幽居清话图》(笔海)、  《桂斋图》  (瓷板)等,无不精妙有致。仅2002年,便连续在北京和上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夺得金奖。《荣宝斋》杂志曾发专评并登载其作品多件。他后来将景德镇作为创作和发展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在为其作品集作序时说:“潮人李小聪所作粉彩山水瓷画,深得古法精髓,意境深幽,取法诸名家之长,有宋人山川之浑雄,有清人林木之秀润,色调古雅……观其画作仿佛步人郁然深秀,山色苍茫之境界,顿觉远离都市之尘嚣。”还预言他对陶瓷事业精益求精,“其艺必成大器”。
    陈仰中前期曾参加创作获得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的潮彩《天球瓶》,近几年下苦功探索古代名画在现代陶瓷上的表现,其后在瓷釉与绘画的结合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纹片釉的大块瓷板上彩绘花鸟、人物,于画外留白处以墨显示纹片条纹,而人物、动物和花卉枝干虽同施纹片釉却不以墨显示纹片而“留白”,他的作品有粉彩《百鸟图》和十二块大瓷板连屏的《洛神赋》等。潮彩后继接班人王儒生、谢金英、吴伟雄、郑鹏、曾作丰、吴淑云、余秋权、郑铁民、佘步青等一批彩瓷艺术家皆有精品问世。
    在潮彩行业中,有一个技艺群体——潮州彩瓷技艺研究所,在所长王儒生、副所长谢金英的带领下,一群年轻有为,有活力、有艺术水平的彩瓷艺术家,为振兴潮彩作出了贡献。该所连年获得全国、广东省奖励的作品有:1982年陈佩忠创作的“釉上堆金牵牛花十五头潮锦茶具”、蔡禧平的“描金马王堆仿古图案十五头飞雁茶具”,1983年谢金英的“四季花十五头飞雁茶具”,1984年周再良的“金地万花十五头潮锦茶具”、王儒生的“堆金图案18英寸天球瓶”、汤仲雄的“13英寸腐蚀金山水挂盘”以及谢金英的“堆金双凤牡丹10又1/4英寸挂盘”、“红地描金十五头飞雁茶具”、李小聪的“18英寸仿古山水开光狮耳灯笼瓶”等,均获得省级奖励;张哲英的“堆金仿古龙凤300件天球瓶”,1983年获全国同行业优胜产品奖;王儒生的“堆金图案12英寸蟾蜍瓶”、“满彩红楼梦36英寸大花瓶”均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设计奖。外“环球牌彩瓷器”获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1986年,潮州彩瓷总厂研究所创作的“堆金牡丹花鸟300件天球瓶”在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获金奖。
    改革开放以来,拥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潮州各企业认识到建立企业文化和创造品牌、名牌的重要性,企业家亲自策划,参加制作或礼聘名师,设计创作了一批作为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作品。如金安城陶瓷集团的日式人物彩绘系列产品,品种达数百种,又开启了潮州彩瓷的一种新风格。全福陶瓷集团的潮彩大花瓶挂盘,其中直径215厘米的彩绘《百美图》大挂盘,人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黄淡明一次注浆成型并一次烧成高达428厘米的青花九龙大瓷瓶。他后来又与吴维潮合作烧成径135厘米的大花瓶,分别由吴维潮、蔡序峰作花鸟、山水彩绘。还有潮州市陶瓷八珍楼蔡进潮策划、烧制的长达10300厘米的彩绘瓷板壁画《五百罗汉图》(已人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和长幅彩绘瓷板壁画《朝元图》等。在枫溪,集雕塑与彩绘于一体的大型浮雕壁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吴维鸿绘图设计,佘纲旭、吴为胜、吴壮越雕塑的《八仙过海》和《蟠桃庆寿》镶嵌于泰国明莲佛教社。此后,佘纲旭又为新加坡德修堂设计制作了《和平桥》。1998年,江南陶瓷公司制作了6200厘米x290厘米的《清明上河图》,以两种不同的彩绘形式,分别嵌于番禺宝墨园和枫溪中国瓷都陈列馆大厅。此后蔡维杰等又制作了10080厘米X128厘米的浮雕《五百罗汉图》(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江南陶瓷公司另一幅原大的瓷塑壁画《清明上河图》,由潮州市委、市政府赠送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永久的收藏陈列。
    

你是本文的第3367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