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天,渔船没有出海,老渔工邀我到南风澳海脚摸海螺去。为了开开眼界,我兴致勃勃,随他出门。 到了南风澳海脚,只见潮水退,礁石露,隔海相望的顶澎,好象近多了。我们在裸露的礁石堆中,时而伸手捡、时而潜水摸,没多久,响螺、辣螺、青咽,捡了一大堆。 我坐在石上歇息,脚底突然踏到软绵绵的物体,“咳呀”地叫了一声。老渔工以为出了什么事,跑到我身边一看,笑得前俯后仰。他弯腰把那又黑又软的东西,从石缝里拖出来,说:“这是贵重海产,叫海参。在宴会上,它比鱿鱼还珍贵哩!”我接过手来细观:全身乌软,约有十公分长,手电池那么粗。它很象一条大蚯蚓,会蠕动,不会刺人。我笑着发问:“既然这么贵重,俺快点摸些落鼎享受吧!”老渔工说:“澎前海滩,常被人捡去十分稀少,俺到澎后人迹罕到的竹竿涵去摸。” 来到竹竿涵,这里尽是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我情不自禁,想捡石头,被老渔工叫住。他提醒我不要忘记主要任务。当我们专心找海参时,只见石缝底的海参,比比皆是,一条条相挨,一半在外,一半在石缝里。我们一下子抓了不少。有的石头不大,把石翻开,露出一窝十多条的海参。伸手往大石底边乱摸,也摸出许多海参,有的摸到头,它就收缩进窄缝内,你再也拖不出来了。一个多钟头过去,夕阳快入海了,我们满载而归。 回到住地,老渔工用贝灰拌参,海参的屁股很快就喷出一串肠肚。他把海参都切成两片洗净,撒在竹匾上晾干。晚餐时,我嚼着自采的海产,津津有味。海螺虽鲜甜。但比起海参却相形见拙了。我对海参赞叹不已。老渔工说:“待它晒干,拌沙炒后再煮,那味道更美哩!” 三天后,那么一大堆海参,竟晒存一斤干品。难怪这么珍贵,确实是海参好吃取参难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