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祠路原是澄海县城文祠前的一条横路。由于城区改造,不断:扩展延伸,今天,它已成为横贯澄城方向的一条主干道。这条路东至华侨中学,西至国道,与文冠路相接。 毫无疑问,文祠路得名于“文祠”。可是,有关文祠的解释,许多人不知其详。某著作说那里是学宫(孔庙),便大大地错了。澄海的学宫,在今天的文化路,现址为澄海中学。而按当年朝廷的规定,每个县只能有一座学宫和一座城隍庙,极少出现例外。有些书院私塾,也挂孔子像,立孔子牌位,但从来不敢与孔庙争名号。学宫也附设名宦祠、乡贤祠一类,这些自然可多可少,而主体建筑大成殿,却是谁也不能染指的。黄瓦红墙的外观,也一如庄严的紫禁城的祭礼,要由朝廷派圣裔莅临主持,祭器也由朝廷颁发,每年春秋二度公祭,佾舞有严格的规定,用什么乐器,多少祭品,6名受专门训练的歌生齐唱肃穆的歌,一切不越雷池。祠堂的祭礼则自由得多。 澄海当年的孔庙和城隍庙,置于县署两旁。因后世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庙也称文庙,但不称文祠。在历史上,庙和宫的级别比祠高得多,帝王神圣才能拥有宫庙,一般官员还不够条件,只能建“祠”。杜甫《蜀相》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诸葛亮封武乡侯,刘阿斗还称他为相父,官阶不算小了,也只能有祠。 澄海县原来的文祠,恰好有多座。县城的文祠,原称韩祠,祀韩愈。因韩愈谥号“文”,人称韩文公,韩祠也便称为文祠。韩祠在龙潭寺左边,明万历十二年(1584),郡丞、两年前曾代理澄海知县的何敢复建造。清初斥迁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王岱重建。韩祠辟景韩书院,与陆祠、樊祠、王祠相连。上述4祠,后改作敦化书院。这些,后来划归景韩书院,连韩祠也包括在内,实行祠院合一的管理方法。民国时期,文祠一直是澄海的政治中心,其址即原市政府大楼,门前便是文祠路。 澄海另外还有几处文祠,其一为冠山文祠,位于神山下,冠山书院后堂,也称考亭祠,祀南宋理学家朱熹(1129—1200)。因朱熹也谥号“文”,世称朱文公,朱熹祠也称文祠。 朱熹乃安徽婺源人,晚年在福建省建阳县“考亭”这个地方筑沧州精舍,作为讲学之所,后世也称朱为“朱考亭”,其学派为考亭学派,冠山文祠也称考亭祠。 冠山文祠与冠山书院实为一体。明代澄海知县蔡楠所建的冠山书院分前后堂;前堂一直成为书院,后堂便是文祠。近年已修复一新,对外名曰冠山书院,冠山人却按习惯统称“文祠”。 另一处为苏北文祠,在樟林城内,也祀朱熹。该祠建于明代。清雍正元年重修,改祀文昌帝君,左右配祀韩愈与朱熹。因雍正皇帝倡祀文昌梓潼帝君,全国各地都必须尊崇。在神明面前,韩愈与朱熹也便降至从属地位。由于文昌帝君坐了正座,文祠也升格为文庙,《澄海文物志》有3处列明苏北文庙碑记一类,说的其实是苏北文祠,与县城文庙(学宫)完全不同。 还有一处鸥汀文祠,在鸥汀寨内,同样祀文昌帝君,情形和苏北文祠几乎相同。 综上所述,澄海的文祠,祀韩愈、朱熹与文昌帝君,与孔庙绝不相干。 朱熹只到过潮州城,澄海百姓却对他如此推祟备至。文祠邻近,原有凤山书院,附设朱熹祠。风山书院前,有一个国公池,原址今成文化大厦,也为纪念朱熹而命名。因婺源本属徽州,朱熹死后追封“徽国公”。大多数澄海人不明白这一层意思,为“国公池”这一名称深感不解,因为数百年来,澄海从来没有人官封“国公”的职衔。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