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澄海城的城东金城巷尾,接近城边的速报爷宫前,有一条才10多米长的横巷,名叫“叫救巷”。今天,她紧贴澄海中学宿舍后,与体育场相连。大凡地名都求吉祥,为何她偏要起这么一个怪名字?这还得从澄中体育场前身说起。 澄中体育场是明清时代澄海县署的旧址,当年百姓称为“衙内”,是一座长方形建筑群。 中国封建社会的署衙,是连同监狱、捕厅建在一处的。一般的衙门,都是前堂后狱,即前面是县署大堂,是县官办公的地方;接着是后堂,是太爷的起居室;最后是监狱。河北省内乡县的县衙,原貌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县衙。它的构造便是前堂后狱,这是当时的标准模式。近年,内乡县衙已开放为旅游景点,到此一游的人数不少。当然,后堂与监狱,界限还是有的,至少有围墙隔开,不可能让太爷同狱卒混杂在一起,但彼此还是邻近的。 潮剧《赵宠写状》写新上任的县太爷赵宠,其新婚夫人李桂枝夜间在后堂听见男监有哭声,凄惨动天地,遂萌侧隐之心,命人打开监门,询问究竟,才知道是爹爹李奇蒙冤,于是恳求丈夫代为写状,要亲自为父鸣冤。在女眷居住的内堂听见哭声,说明这座监狱确实离内堂不远,甚至在咫尺之间,或许拐个弯就到了。 澄海县署的设置与此大同小异。县署大堂、仪门、大门、后堂,处于中轴线位置。监房在大堂西南方,自成院落,旁有一小门供出入,据县志介绍,监房分南北二座,各平房3间,后增建女监3间,共9间。管理人员有:提牢书吏1名,狱卒8名。每名监犯每日给米一升(约1.8斤)。早上和晚间,捕厅亲自到监房巡查验锁。捕厅大堂则在西北方。这就是说,捕厅大堂在监狱后面,四周还被北仓、西仓、南仓包围。按实际距离看来,监房离后堂大约有四五十米,离大堂也许不足20米。 县衙有定日放告之例,每月几天,接受百姓投状。可是,在非固定时间内,若有什么刑事案件或突发事故发生,总要及时报案,找捕厅大堂(相当于公安局)查勘,再由捕厅禀报县尊。捕厅大堂在后面,总不能随便从县衙的大门进出。何况大门一般是不开放,日常只开角门的。于是,在西北角再开小门,有人把守。小门连着小巷。百姓随时报案,或要求探监,便在门外呼喊。叫救巷便这样得名了。 按澄海城的地势,西面北面高而东面南面低。金城巷在城的北端,地势颇高。近年改建金城巷,有些老人指着路面说,清末某次大水(即宣统三年的“辛亥水”)东门水深三、四尺,金城巷却未见水浸,百姓纷纷到此避难,县衙成了收容所。当年县令周行择扯于此建县衙,不是毫无原因的。 封建社会的县太爷和囚犯,居所仅一墙之隔,除了问案方便之外,不知是否要让父母官们,不要盈耳只有丝竹和谀词,无妨常常聆听子民的冤苦声?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