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随原澄海博物馆馆长陈作畅先生到隆都宅头村看一幅保存了245年之久的描金漆画大屏风时,发现该村村民对文物具有很高的保护意识,将组合的大屏风分散到十一户责任心强的人家保管,使这一稀世文物得以在村里继续保存下来。

    据宅头村老年人协会负责人介绍,清雍正年间,其先祖陈伯淮(1688—1771年)70大寿那年,特别制作了大小不一的两幅屏风摆放在厅堂,小的一幅高1.8米,全长4米,大的一幅高2.8米,全长5.5米。都是黑漆描金画,一面描绘“郭子仪庆寿”的情景,上下两边绘有一百只鹤及各种儿童游戏;一面用楷书写祝寿词,上下两边用篆书写有一百个寿字,并分别绘有各种古代乐器和潮汕风俗画。自从他懂事时就知道这两幅屏风都存放在“义和轩”书斋,后来小的一幅被毁坏散失了,只剩下大的一幅。土改时,大屏风还送到慈黉故居展览,其精美的漆金画工艺让参观者赞不绝口。

    展览之后,大幅屏风又重新保存在公用的“义和轩”书斋里。由于书斋年久失修,破漏十分严重,如果长此下去,漆金屏风也会受到影响造成损坏。1997年,村里有人提议将屏风以20万元的价钱卖给古董商,遭到村里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就是生活再困难也不能变卖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贝。为了将这宝贝屏风妥善保存起来,有人建议修建祠堂,把屏风摆放在那里既可观赏又能保存,但由于修建祠堂还缺乏资金,这一建议无法实现。后来大家一致通过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整幅屏风分拆成十一小幅,由十一户负责任的人家按每户一小幅自愿保存起来,需要时再“零存整取”,搬到一起组合起来。这样不但能杜绝屏风被人出卖,还能完好无损地将屏风保存下来。

    在一户村民家中,只见两位老人小心翼翼地从木楼接下一幅用报纸包扎着的屏风,然后抬到院子里,慢慢解开一层又一层的旧报纸。这时,一幅黑漆锃亮的屏风展现在我们眼前,上面既有潮汕儿戏、山水风景等精致漆金画,另一面则是楷书祝寿词的局部漆金文字。老人让我们开眼界后,重新用旧报纸把屏风包扎好后,又抬回家中收藏起来。

    据陈作畅先生介绍,宅头这幅描金漆画大屏风的书法及各种漆金画艺术既有收藏价值又有欣赏价值,同时对研究潮汕历史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你是本文的第142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5-09-04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