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利财,人称利财爷,是民国初年的商界名人。他是—是上华下陈人,澄海有名侨商高满华的外甥,加上自身的努力,终成一方富商。 陈利财在城北青园巷建了两座大屋。这里邻近北城边门便是埔美地界。下陈和埔美属同派宗亲,陈利财在此置房产,确有认宗归祖之意。 澄海旧时的婚丧嫁娶陋习多多。婚姻重财礼,看门楣,便是陋习之一。而新妇妆奁越多越风光,俗有“全厅面”和“半厅面所谓“全厅面”,便是妆物齐全,摆满夫家厅堂。“半厅面”则仅备一半。这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仅言其多而已。说具体一点,人的一生,由坠地到谢世,所需各物,从摇篮到棺材,都可作嫁妆。一生之中,衣食住行,金银珠宝,油盐糖醋,都可以陪嫁,且不嫌其多。嫁几张房契田契,便是食和住的问题。丝绸绫缎,这是“衣”。陪嫁一顶花轿,一乘香车,便是“行”了。加上6片油上红漆的棺材板,半斤高丽或燕窝,生老病死便在其中了。由于澄海人这样奢华浮靡,爱慕虚荣,喜攀比,重脸面,为害甚大,常弄得人去财空。俗谓“娶红,嫁女房内空”,正指此而言。许多澄海人害怕嫁女,即使家道殷实者,也不敢自称妆奁“全厅面”,怕夫家族人挑剔无度。 陈利财在20世纪30年代将女儿嫁给庵埠某豪门。当他海外商业的全盛期。庵埠的亲家亦富甲一方,在地方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故此,陈利财许给一份厚重的妆奁。这妆奁,除檀香镜屏、铜宣炉金兽、景泰蓝花瓶、描金漆荐盒、两米高的烛台等厅堂摆设之外,还有锡酒壶、瓷茶具、象牙筷子、银夜壶、紫檀马桶。此外,有送给老夫人的锦貂裘、铜火熥、钻石如意、玛瑙念珠,送给公公的古玩字画、铜烟枪、白玉鼻烟壶,送给婆婆的玳瑁眼镜、宝石项链、翡翠花钿、锦披风,还有送给其他上辈和小姑大姆的见面礼。这些大多是外洋来的奇珍异宝。加上房内嫁妆,12只皮箱装细软,用32脚大檀来盛放,由64名青郎抬着。此外是一名缀房两名随嫁婢紧随轿后,浩浩荡荡,气派非凡。由于要经过县界,况又拂晓迎亲,夫家也到汕头警察局雇了6名警察,荷枪实弹,加上庵埠的不少地方团练,特来护送迎亲队伍,这支热热闹闹的队伍终算一路平安,顺利到达庵埠。 午后,那班挑妆奁的“青郎”一个个拿着红包回来了。利财爷问他们:“亲家爷满意了吗?”“阿爷,亲家爷说,有了鼎上无鼎下”。利财爷恍然大悟,叫人火速准备8筐木炭,结上红绸,成了4担,由6名壮丁轮流挑着,急忙赶路,务必在黄昏前到达庵埠。 上灯后,挑木炭的壮丁回来复命,告知:亲家爷高兴极了,说这下总算好事圆满,每人赏给龙银一对。这些钱,在当时可买好几下斤柴炭。 “利财爷嫁走仔”,在20世纪前期的澄海城,算是轰动一时印盛事。至今,某些耄耋老人,仍津津乐道当年目睹或耳闻的趣事。它透出部分有钱人家的争强好胜与穷奢极逸,反映一个时代的住风。 陈利财在青园巷那些房屋,至今基本完好。还有紧挨着大屋到座书斋,也安然无恙。这座书斋,一出门便看见城墙——当然,今了只能看见环城路。 平心而论,当年某些富人也十分礼贤下士。譬如黄峻六,颇苟重穷书生许伟予,把小姨子介绍给许为妻,两人就这样成为连襟。他还出资让许伟予外出求学。许伟予解放前夕至五十年代在澄中任教,一直住在公婆树黄家书斋。这是大学者许伟予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利财爷,对饱学的儒土林鹤皋更尊为上宾。两家可谓世交。林家在日本投降后,自乡间回澄城,便借住陈利财的书斋。某篇介绍“澄江三老”的文章,说三老之一的林鹤皋病逝于解放前,分明错了!林鹤皋老是1963年以83岁高龄故世的,地点还是那座书斋。林老还有孙儿孙女住在澄城,谁谓不信,无妨探问一下。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