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在我国古代人民的心目中,有着显赫的崇高地位。
    我国的“四灵”神物是龙、凤、麒麟、龟。其中龟是唯一与人类关系密切,自然界中实有的动物;其余三灵,都是神话中虚幻的动物。龟被神化的时间最早,远在原始社会,龟便是鲧氏族部落的图腾。殷商时期,就有龟知人情、知吉凶和可以充当神与人之间媒介的传说和记载。    
    那么,龟是怎么被神化的呢? 《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古代有位南方老人,因为南方地气潮湿,他就用四只龟来支垫床脚。经过二十多年,老人死了,后人搬移他的床铺,发现四只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食不动,照样活着。于是,知道龟能运气长寿。人们由此推想:因为龟的经历长,阅历多,所以必有预知未来的灵性。能充当人与神的媒介。《史记·龟策列传》进一步将龟神化:“元王曰:龟其神灵,降于上天。”
    因为龟是天下之神灵,具有降于上天,知天之道等灵性,殷王室就用龟甲来占卜。殷时,为取得具有灵性的龟甲卜具,要举行十分神秘而隆重的仪式。《史记·龟策列传》载:宋元王得到一只大龟,十分高兴,感谢天日赐予神龟。择定吉日良辰,群臣斋戒,由王室人员沐浴跪拜,祭祀天日。然后提出占卜的问题,如祭祀、战争、饮食、宴会、气象、农业收成、狩猎、行旅、灾祸、福祐、奴隶逃亡等,巫师就用烧红的木棍、烧灼龟甲,使生爆裂而产生裂痕,这就是所要祈求的兆象,称为“龟兆”,来判断吉凶。龟甲占卜后,要在龟甲上契刻上卜辞,这就是殷墟中出土的大批甲骨文了。
    龟在历史上曾作为城名。《搜神记》载:相传春秋战国时,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司马锴取蜀后,在成都筑城,屡建屡毁。这时,有一大龟浮出江面,沿着原有子城爬行至东南而毙。张仪问巫师,巫师告诉他:“可依龟行筑城。”最后,成都城终于筑成。于是,成都又有“龟化城”或“龟城”之称。这记载已将龟神化了。
    龟也曾与帝位、官爵、货币发生过密切关系。《周记·春宫》中有以龟命名的“龟人、掌六龟之属”,有祭祀,龟人就奉龟前往,以示隆重。汉朝时,还以元龟铸九鼎,称为,“龟鼎”,作为国家之守器,以喻帝位之所在。帝王迁都,必先迁移龟鼎。当时,诸侯、丞相的官印,都用黄金铸成的的金龟作印钮。古代虞夏时,还曾以龟贝,作为货币。到了汉朝,还用以银、锡、白金来铸成“龟币”。唐朝,“龟袋”又作为爵位高低的佩饰,三品官以上佩戴金龟,四品官佩戴银龟,五品官佩戴铜龟。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长安街头邂逅李白,相邀酒楼一聚,因为贺身上未带分文,就解下金龟来换酒吃,与李白一醉方休。“因解金龟,以酒为乐”,已成为文坛佳话。
    龟,还用于天文上。古人把天均分为四个主要的“宫”,分别以一种动物命名。即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白虎,北宫玄武。玄武,就是乌龟的美称。玄,是龟背上带黑的颜色;武,形容龟有硬甲,可以抵御外侮。后来,道家又把“北宫玄武”改为“北帝玄武”。各地的北帝庙实际上就是“乌龟庙”。广东佛山的北帝庙(即祖庙)殿前水池上就浮着一只大型石雕乌龟。
    古人对龟很崇拜,不但不避讳龟,反而喜欢用“龟”,字取名,象征长寿。例如,《左传》宋国有公子围龟;测朝有陈龟、朱龟;三国曹魏有刘龟;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龟;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和文学家陆龟蒙;最富有情趣的,当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隐居绍兴时,曾以龟壳做了顶二寸多高的冠,自称为“龟屋”。他在《近村暮归》一诗中说:“鲎樽恰受二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陆游还取龟贵、龟闲、龟寿三义,称自己所居为“龟堂”。“鼻观舌根俱得道,悠悠准识老龟堂”,就是指的此事。
    龟与山川、古迹也有联系。从西安的碑林到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有不少著名的碑碣,都是安在石刻龟背上的。揭阳清代名人郑大进墓前的乾隆御赐祭文,就立于石亭内石刻龟背上。所谓“龟跌负穹石,浮语极褒侈”的出处就在这里。至于以龟命名的山川,如龟山、龟川、龟谷就更多了。
    龟外貌不扬,看起来动作迟钝,但活动起来灵敏又轻巧。民间也有利用龟的聪明,作为游戏娱人的。早在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一书中,就记载了一则“龟塔”的趣事。他在杭州曾遇到一个弄禽的艺人,养着七只乌龟,一只比一只大。艺人把乌龟放在桌上,击鼓相催,最大的一只先爬至桌子中央伏定,第二只、第三只……一只一只依着大小次序跟随着爬到前一只背上,到第七只,也就是最小的一只爬上第六只龟背后,就头朝下尾朝上地竖立起来,好像一座七级小宝塔,称之为“乌龟叠塔”.乌龟竞能听从人的指挥,耍杂技,谁说它不聪明?
     我国江南人家,喜欢在庭院或天井中养龟,因为龟能吞食蚊虫,又能预测晴雨。富庶人家还有饲养绿毛龟的习俗,在玻璃的缸盆中饲养一只绿毛龟,小如金钱,象一块碧绿的翡翠钻嵌在晶莹的水中,既赏心悦目,又寄托延年益寿,吉祥康泰之夙愿。
    很久以前,揭阳人就对龟极为崇拜,也将它神化了。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放生龟,被视为比救人更胜一筹。榕城东门渡口,经常有人将龟、鳖、鳝鱼放入榕江。北门天后宫,每年春秋二次,举行放生祭礼:春祭于二月二十三日,为天后圣母生辰;秋祭为九月初九日,是圣母成仙日。仪式由天后宫主持,租一大船,船上插彩旗,摆香案,演奏锣鼓、弦乐。船开后,以五式果品、斋料祭拜圣母,点烛焚香,将写上善信姓名及放生龟鳖数量的红贴点化祈祷,经师诵放生经。船徐徐沿榕江而行,锣鼓声声,弦乐悠扬,钟磬笃笃。经文大意为,万民出于善心,放神龟灵类回归自然;汝当自食其力;渔夫爱其动物,不再捕此灵物;众灵物应记圣母盛德,勿忘善信恩德,安于自然……。
    放生神龟灵类之俗,其积极意义是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而野生龟鳖确也灵性可爱。下面是榕城关帝庙放生海龟的一段感人故事:
    一九九八年春,福建东山岛一渔民,捕获一只重155斤的海龟,卖给该岛一酒家。当主人持刀要杀海龟时,只见海龟一脸无奈,哀怨地泪流满面。酒店老板见状,不忍下手。后经与揭阳水产店联系,以三千元之价出卖。揭阳水产店主连夜租车运来。第二天,店主招几家酒家买龟,甚觉奇异,海龟怎么老在流泪。他有些惊怕,不敢当杀手,便以一百元工钱,顾一外地民工隔天杀龟。谁知当夜该民工突发头痛病,疼痛难忍起不了床。这样,店主更怕了,他老婆及姐姐也力劝他不能杀龟。经与关帝庙联系,店主收回三千元成本,海龟养于关帝庙里,准备放归大海。众善信听闻此事,纷纷捐款达八万多元。关帝庙择日于澄海莱芜渡口放生海龟。当天,护送海龟由关帝庙及揭阳众善信八十多人,分乘几辆汽车。莱芜渡口的职干也热情帮助,将载龟之车及护送人员用大轮渡送至海上。海龟被抬下船板,它似懂人意的看着众人,慢慢爬行。它先绕汽车爬行一周,又看看众人,再向船头慢慢爬行,还不时抬头望看护送的人们。当它爬上船头跳板,见海浪时,停步回头,望了众人良久才跳下海。顿时,海涛声、欢呼声连在一起,传得很远很远。
  

你是本文的第23332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民俗故事》
作 者: 蔡汉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