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字在“汕头”地名中潮音读平声如“山”;但在“汕尾”地名中, 又读去声如“线”。究竟哪一个对呢?考之民间口语和普通话读音,应以去声为准。“汕头”又叫“沙汕头”,后者民间口语一定读去声为 “线”,而普通话也读去声shan而不读平声shan。
“汕头”、“汕尾”之义是啥意思,这又是很多潮汕人想知道的问题。稽之古籍及民间传说,常闻者有二: 一说“汕”为韩江出海口冲积而成的沙脊,也即高起成山脊形的沙滩,因而有“沙汕”的叫法。“汕头”、“汕尾”原来的全称是“沙汕头”、 “沙汕尾”。此说多流行于民间及一些方志中,但“汕”字作“冲积沙 脊”解,尚未找到旁证,在现代潮汕话中,也没有这个意思。 另一说法与鱼或捕鱼有关。“汕”字在《诗经》中便有了,《小雅· 南有嘉鱼》云;“南有嘉鱼,丞然汕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把这个“汕”字解释为“鱼游水貌。”因“鱼游水貌”而得名似不可能,有可能的是,“汕”还可以是一种捕鱼的方法。宋代大文学家苏辙的《栾城集》卷十三中有一首叫《东浮》的诗,其序中解释得十分清楚: “结木如巢,承之以箦,沉之水中,以浮识其处。方舟载两轮挽而出之,渔人谓之东浮,此诗所谓‘汕’也……。”其实,这种方法与我们在海边见到的捕鱼方法“栅薄”有点相近。即在近海浅滩树立木或竹桩。 再拉上网,涨潮时鱼儿便挂网而被捕。“汕头”、“汕尾”一带如果较早便有过这样的捕鱼方法,而且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么,此说法似较可信。潮安学者翁子光(辉东)在他的《潮汕方言》卷十三释地中便主是说:“余见汕头海面,多设栅簿(原文为簿,应是薄),谓之桁,古名曰汕……逆知古为捞鱼之所。”然而,可疑的是,古汉语的这个“汕”字 是什么时候传到潮汕的,因为“汕头”、“汕尾”的“年纪”很轻,民间的叫法,又为什么与此毫无关系? 也许还可能有第三种说法,潮汕沿海一带,过去住的是属于百越族(其中的某一分支)的土著居民,某些在汉语(不论是普通话或潮汕方言)中无可解的地名用字,说不定只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同音翻译而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上述两种说法都可能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正确的答案应该到少数民族语言中去找。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