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岩卓锡泉,极富宗教传奇色彩。相传唐代大历年间,中原禅师九祖大颠建“马嘶岩寺”起居。寺落成后僧人苦于找不到水饮用。大颠命僧人抬出“镇寺之宝”锡禅杖,走到悬崖之下,高举锡禅杖掷地有声,但见掷地处有泉穴径宽盈尺,涌泉迸发,高达数丈。有此泉长流,僧人遂无饮水之忧。
  《檀几丛书》记载:“唐天宝中,稠锡禅师名清晏,卓锡南岳涧上,泉忽进石窟中。”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卓锡泉的最早记录。
  自从唐代天宝年间,稠锡禅师在“南岳”衡山卓锡涌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播,南方佛寺相继出现卓锡泉。地处南粤边陲的粤东地区,也有二处唐代佛寺卓锡泉。即潮阳东岩“卓锡古寺”卓锡泉、普宁马嘶岩“马嘶岩寺”卓锡泉。
  “马嘶岩寺”卓锡泉位于普宁池尾马山,原属西陇山地。僧人称此泉为“佛泉”,极富宗教传奇色彩。相传唐代大历年间,中原禅师九祖大颠,在马嘶岩建“马嘶岩寺”起居。寺落成后僧人苦于找不到水饮用。大颠命僧人抬出“镇寺之宝”锡禅杖,走到悬崖之下,高举锡禅杖掷地有声,锡禅杖显神威,出现奇迹。但见锡禅杖卓立,掷地处有泉穴径宽盈尺,涌泉迸发,高达数丈。有此泉长流,僧人遂无饮水之忧。卓锡涌泉显神奇,可使“山石之坚,封辟(闲塞)而通。山泉之柔,阻遏而畅。”泉水下注深涧,从崖顶俯视,见有锡禅杖隐约浮动,发出夺目光彩,僧人称为“锡杖涧”。
  清代乾隆年间,普宁知县萧麟趾,曾登临马嘶岩,探访卓锡泉。他在《马嘶岩记》中,对卓锡泉作了翔实而生动的描述:“凡林泉岩谷胜处,辄指为当日卓锡初址……岩深二丈,宽一丈许,上接悬崖,下临深涧。环岩老树参差,高挂古藤,穿云蔽日。旁有洗钵流泉,通僧厨下。”此“通僧厨下”的“洗钵流泉”,即当年大颠卓锡涌泉,传到后代的卓锡泉。萧麟趾县令经实地考察,认为“普之马嘶岩,相传为大颠道场(佛事场所)者,其迹近似。今岩前有石桥柱,前山之埠有歇马亭,旧址石础犹存。大约皆后人因昌黎(韩愈祖籍昌黎郡,唐人以”郡望“为重,韩愈便自称为”昌黎“。故后人称他为韩昌黎)相访而点缀者。指出马嘶岩为当年韩愈与大颠相访之处,是持之有据的历史事实,无庸置疑。”自见许于昌黎,大颠之名乃不朽,马嘶岩也因以不朽矣。而“马嘶岩卓锡泉”,从来为知泉者所重,水不虚出,声名远播,古今传扬。 

你是本文的第1002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9-12-03
作 者: 佚 名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