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偕妻到饶平东界走亲戚。

    夜里,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心想风吹岭去不成了。幸而老天垂爱,拂晓时分,雨停了,太阳也露出了笑脸。这真是应了苏轼诗中所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我们自然是喜出望外。

    风吹岭在所城镇东界村的西南方。来前有朋友告诉我,此间有不少名胜古迹,很值得一看。家乡的美景名声在外,亲戚一家老少颇为得意。

    我们沿着一条崎岖小道向山上走去。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所到之处,新绿照眼,和风拂面。即使别无他物,这样走着,也是非常惬意的。

    登上山顶,眼前出现一个隘口,在两旁的巨石上,留下“闽广达观”、“天风海涛”等摩崖石刻。原来,这里便是曾经重兵把守,威震粤东的“雷震关”遗址。古时,这里是进出柘林的重要通道。雷震关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史料载:明时倭寇抢掠海疆,故朝廷在风吹岭之西面建柘林寨,成为海防堡垒。这雷震光,就是保卫柘林的雄关。沧海桑田,世事更迭,随着海岸线的东移和柘林公路的开通,雷震关已风光不再。然而在我眼里,雷震关像一位功成身退却又不甘寂寞的老者,依然深情地注视着脚下这片热土,默默地奉献着余热。

    沿着羊肠小径翻过几个小山坡,忽见在重岩叠嶂急流深涧之间,一座巍巍石塔赫然矗立。我们顺着石护栏杆转过西侧山坡,到达塔前。近有“岁次癸已至正十三年二月造”字样的石刻,标明这座古塔系元朝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所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塔高22米,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计七层八面,每层开圆窗和拱门各一个。先民建此塔,不为旅游观光,而是为镇住海上的恶风,故塔名为镇风塔。镇风塔是潮汕地区保存至今最完美的一座古塔之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我顺着塔内螺旋形石梯登上顶层,朝山口处望去,但见碧波浩淼,海色天光,渔舟竹筏,瓦房绿树,美丽的柘林湾尽收眼底。

    下到山脚,迎面出现一座依山面海、黄竹环抱的古寺。真可谓山尽而景未穷。古寺名叫白雀寺,始建于宋,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寺院原名“柘林寺”。据说重建之时,飞来一群极为罕见的白雀在刚升上的大殿屋梁上翩翩起舞。在场僧民大喜,以为吉兆,遂将寺院易名为“白雀寺”。

    进得山门,十分清静,不见香客如云的热闹景象。少了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白雀寺显得脱俗、清高和纯净。在我心目中,这才像个真正的修行之所。

    放眼风吹岭,所到之处都似乎写着“质朴”二字,我却读出别样的美丽。

你是本文的第63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04-04
作 者: 陈为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