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三饶古镇东南二华里附近有一座遐尔闻名的山峰,名叫塔山,此间林木葱郁,风光旖旎,山巅矗立着一座古塔,叫文明塔。文明塔塔尖直插云天,云霞飞渡绕塔而过,令人联想起“刺破青天锷未残”的佳句。远看文明塔像一支立着的冲天唢呐,塔山就像放置唢呐的墩台。当地居民俗称唢呐为“的禾”,所以塔山就叫“的禾墩”了。据传说,由于有了文明塔和塔山这风水宝地,三饶镇唢呐手人才辈出,事实上,文明塔还有一段曲蕴益智的故事。

    据清代饶平县志记载:“塔分七层,高五丈。底层周围长六丈五尺,厚六尺八寸。门宽三尺二寸。用青砖条砌成,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公元1698年),由王益聪鼎建四层,工未就,后康熙四十七年由县令郭于藩捐建至七层竣工。”塔建成后竖一石碑,刻题“新事隐语”四个字,碑文是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内容是:“天高一望空,水至青如许,悬看本无心,贪多贝应去,横目点离州,廊上开新宇,竿头竹已非,水草翻无羽,同船话相告,土草合为侣,健儿欠失人,木侧堪乔举。”事实上,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谜语诗,其意是:“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

    王益聪与郭于藩先后建塔的初衷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文明塔的冠首对联:“文明已授青藜杖,科甲联绵报士心”可见其寄意。至于郭县令建塔竣工之后为什么不直接落款“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而借诗给后代留下千古猜测之谜,这就只有天晓得了。

你是本文的第127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6-29
作 者: 林文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