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上海·崇明卷》 最新 图1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民俗上海·崇明卷/许明,吴晓飞主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
    ISBN 978-7-80646—982-8/K.138
    Ⅰ.民… Ⅱ.许… Ⅲ.风俗习惯—祟明县Ⅳ.K892.4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25067号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自古以来被视为三吴荆楚之锁钥,齐皖浙赣之枢纽。
    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25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目前,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乌组成崇明县,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长兴、横沙两岛居民大都由崇明人迁入,故语音、民俗一脉相承。
     尽管崇明岛历史上坍塌变迁频繁,然自明洪武二年(1369)建县至2005年,已有636年的历史。这方钟灵毓秀的岛屿,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历朝历代,涌现出了许多人才。如雍正十一年,崇明竖新镇南新人沈文镐,殿试一甲三名探花,崇明人称其为沈探花。崇明城桥镇东河沿街人李凤苞,在西风东渐的19世纪,是最早接受西方人文科技的人物之一。作为洋务重臣,他为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凤苞一生,著译颇丰,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地理、音韵等共计25部著作,其中《使德日记》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发行。
    崇明岛地处江海交汇处,封建社会治安不良,常是江海盗贼聚散之地,故民宅建筑非同寻常。今尚存四厅沟内的四厢,三进两院的民宅,是独特的崇明民居建筑文化景观遗产,更是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流传在崇明地区的气象谚语,也是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它通过形象性的语言,判断式的直接说理的表达方式,对社会、生产、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具有哲理性、劝成性和知识性。它的比喻、它的夸张、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在文学上也有其审美价值,是我们民间文艺中的瑰宝。
     崇明民间文艺有一绝,名唱因果,又名“洋干”,即崇明钹子书,类似“沪书”和“浦东说书”及上海县的“宣卷”,格调则自成体系,颇具崇明地方特色。然而,至20世纪80年代末,唱因果艺人,仅一二人,时至今日,濒临失传。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种之一的扁担戏,20世纪30年代从江苏扬州传入崇明,这一剧种在江南已濒临失传,唯索明民间艺人将其侍承至今。
    岛上的独特的农副产品还营造出一个具有江岛特色的饮食文化。崇明保留了历史流传下来的“老字号”特产,也打造了许多“新品牌”特产。崇明岛独一无二的,还有崇明土布,曾远销至东北三省和南洋群岛。而崇明学宫、寿安寺等文物古迹,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宜人景观,引人入胜。
    崇明不愧为“东海明珠”,辉煌的人文历史也将铸就充满希望的来来。为了发扬和保护这块乐土独特的文化,我们编写了这部《上海民俗文化·崇明卷》。全书从物质民俗、人生礼仪、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间体育、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文物古迹以及崇明的谚语和民谣等方面展示具有崇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力求做到客观而真实,立体且生动。书中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拍摄的照片,也将为这部书稿增添光彩。

你是本文的第1057位读者
来 源:
作 者: 许明、吴晓飞主编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