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东民谣)这“潮”和“桥”,指的是潮州,说的便是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等同居中国名桥之列,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江古无桥。《潮州三阳志·桥道》载:“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为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 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洲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日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 康济桥经越3年,于淳熙元年(1174)夏,被无情的洪水冲毁。继任的太守常重修之,并将浮舟增至106只,使“舳舻编连,龙卧虹跨”,十分壮观。桥成尚有余资,“遂创杰阁于西岸,以镇江流,名曰仰韩”。其实,这个“杰阁”就是西岸的第一墩。它的创建,拉开了从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旷日持久工程的帷幕。西岸桥墩从淳熙元年至绍定二年(1228),历54年间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诸太守相继完成桥墩10座。因丁允元筑墩最多,功绩最著,西桥因此而称“丁侯桥”。东桥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蟠石东岸”筑“盖秀停”为始,经陈宏规、林、林会诸公筑建,至开禧元年(1205),共筑成桥墩13座,命桥名为“济川”。开庆元年(1259),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至此,全桥格局始定。 此后,该桥亦兴亦废,时毁时修,风风雨雨又经历了二百多年,至明中叶才迎来了它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明宣德十年(1435),桥又一次被洪水毁坏。知府王源“以修桥为己任,捐俸倡之,所部僚属及富家巨室,皆争先恐后。于是,购木石,募工佣,凡墩之颓毁者补之,石梁中断者易之”。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统一全桥名称曰:广济桥。桥成后,“立亭室百二十六间”,又在桥墩上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使广济桥的华丽称甲一方,令邦人李龄发出了“吾潮胜状在于广济一桥”的赞叹! 正德八年(1513),广济桥遭台风破坏,知府谭伦“继修如制”,复增一墩一楼,减去浮舟6只,遂成“十八梭船甘四洲”的格局。 此后,广济桥又屡有兴废,历经沧桑,将中段浮桥拆除,改为三孔钢桁架及两个高桩承台式桥梁,并对所有石墩进行了加固补强。 1988年,广济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结构奇特,形式殊异,华彩夺目,不愧为潮州名城的表征,不愧为我国桥梁史上的特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 第一、“十八梭般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OO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经历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虽已失去昔日的华丽英姿,但至今风骨犹存。人们坚信,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今天,广济桥重著风华的时日将不会是太远了。 二、韩公词庙俨峥嵘 潮州笔架山麓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千年古祠,它就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祠宇——韩文公之祠。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桥;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这副脍炙人口的祠内对联,既道出韩愈贬潮的原因,也表达了潮州人对韩愈的无限崇敬之情。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这是韩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祸不单行的是,在被贬途经陕西商县层峰驿时,年仅12岁的女儿竟惨死道旁。在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和丧女的切肤之痛面前,韩愈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仍旧保持着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下车伊始便询民疾苦,驱鳄除害,兴修水利,关心农桑,赎放奴婢,为当地民众切实办了不少好事。特别是捐俸重置乡校,擢用当地人材充实师资,主持州学一事,有力地推动了潮州文化发展的进程,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潮州相继赢得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因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蒿凄怆,若或见之”。“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褥焉”(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甚至山改称韩山,水改称韩江,连韩公手植的橡木也称韩木,并成为潮州士子效样崇仰的对象,以其开花的多寡来预卜科名的盛衰。 宋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在城北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了“韩吏部祠”,这是潮州有史以来的第一座祠堂。后因祠在刺史公堂后,“民以出入为艰”,遂于元五年(1O9O)由太守王涤将其迁至城南7里,并请苏轼撰写《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淳熙十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认为韩愈治潮时,爱笔架山之胜,手植橡木犹在,故又将韩文公调迁至今址。 迁建后的韩文公词,以笔峰为后狮山、象山为左右屏障,俯韩江若天堑,望湘桥似长虹,眺“城垣坛,错列如绣”,前人因此有“水色山光护古祠”的赞誉。凭吊古祠,须通过6O米长的祠前甬道。甬道起端,有一座坚稳高峙的石牌坊,坊额“韩文公祠”是胡耀邦同志1984年春视察潮州时所题。甬道终端是高大的层台,有台阶凡51级,既寓有韩愈滴潮时5l岁之意,又能让人们在一步步的登陟中对这位先哲产生一种崇仰之情。 处于笔架山主峰中轴线、屹立于高台上的韩文公调,格调高雅,肃穆端庄。词之主体屋脊高峻,山墙厚大,结构轩敞。抬梁与穿斗结合之屋架,粗犷少饰,朴实无华。祠分两进,后进(即飨殿)比前进高出2.5米。正中龛座恭望韩公坐像,神清气朗,栩栩如生,令人趋庭自肃,登堂加敬。 十年浩劫期间,祠内匾额毁坏殆尽。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有识之士的巧妙保护(用泥土封碑面),3O多面古碑竟无一毁损。如今,由名家重书的牌匾,如“百代文宗”(周培源书)、“泰山北斗”(饶宗颐书)、“尊韩有祠”(许涤新书)、“名以文传”(王力书)等和剔去灰泥、完好如旧的石碑,如明清两代重书的苏轼撰《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明正统知府王源的《增修韩词之记》、嘉靖给谏沈伯咸的《功不在禹下》等,琳琅满目,交相辉映,使千年古祠典雅脱俗,文气斐然。 1984年主调全面修缮之后,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并相继建了侍郎阁、允元亭、天南碑胜等新景点。阅千年沧桑,古祠不老;垂百世典范,文笔生辉。作为潮州人心目中的文化殿堂,韩文公调的前景将更加完美、辉煌。 三、粤东第一丛林——开元寺 在千甍万瓦的潮州古城中,有一处红墙碧瓦、殿阁嵯峨的古建筑群,这便是名传遐迩的千年古刹——开元寺。 开元寺历史悠久,据《潮州开元寺志》载,古时此地有一小丘,名荔峰,系城北金山余脉所结,前人卜其地而建寺并以荔峰为名。至唐开元廿六年(738),玄宗皇帝诏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纪年为号,于是大兴土木,扩大规模,改称开元寺。宋康宝元年(1O4O)至庆元三年(1O43),再次增拓,此后历代屡有维修,元代改称万寿禅寺,明代以后称开元镇国禅寺,1961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于开元路中段的开元寺,通衢四达,规模宏大,相传始建时占地百亩,现存面积11O31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为三路,中路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头进是金刚殿,也称为山门,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项,明代建筑。现有“开元寺”匾额为赵朴初先生重书,笔力苍劲,金光耀眼。殿之左右两尊金刚力士手提金刚杵,气宇轩昂,高大威武。 金刚殿后面是天王殿,殿面宽十一间50. 55米,进深四间15.77米,为国内现存木构建筑之最。宽阔的天王殿立面分为三段,中辟面宽五间,进深一间的凹门廊,三大门居中,两侧高墙栅栏封闭,余各三间为一厅三房式僧房。中槽面阔九间,进深二间,连同北槽一间组成殿内广阔空间。明间北槽中段朝南向是弥勒菩萨坐像,北向是韦驮立像,两侧尽间供奉四大天王。除四大天王头上藻井用彩画外,全殿梁架均是彻上露明造。南北金柱上端以齐心垒叠的铰打叠斗代替上段柱身,11叠铰打叠斗的高度近于柱高的一半,成为天王殿的一个突出特点。根据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的缜密考证,号称“木构建筑世界之最”的日本奈良东大寺也源自潮州开元寺的天王殿。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红墙丹瓦,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雄伟壮观,殿内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三尊高约五米的金像,耀眼辉煌,面圆丰润,庄重慈祥,形神感人。两侧有十八罗汉坐像,各呈神采。殿横挂的五彩宝盖和漆画华丽的藻井,显示潮州工艺美术风格特色。殿前有月台,殿身设附阶周匝,大殿两侧护以石栏,各嵌栏板八块,分别镌刻“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16个遒劲有力的楷书大字。月台与附阶78块栏板。分别精刻着释迦牟尼出家故事以及灵芝瑞草和龙、虎、鹿、鹤等珍禽奇兽,其造型古朴,线条凝练,堪称石刻艺术珍品。 在天王殿、大雄宝殿前还有唐代大小石经幢四座,大石经幢高约七米,基围呈八角形,每一梭面各雕饰一赤身露腹勇士,双手向上作支撑状。经幢上刻《准提咒》经文。小石经幢高约五米,分两层,上刻《尊胜咒》经文,大小石经幢基座边缘刻有佛像、莲花,形态浑厚,风格古朴。 大殿前庭院两旁,有阿育正式塔四座,塔基四边分别雕刻翔鹤、莲花,顶端四条石角竖起,塔顶中间还有一小石塔,造形精巧。 大雄宝殿东西两庑对向是观音阁和地藏阁。悬挂“屡沐杨技”的观音阁,供观音菩萨金身坐像,像旁有一瓶,瓶中插满柳枝,象征观者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东庑地藏阁,悬“莫不尊亲”匾,供脚趺坐、右手提锡杖、左手提如意宝珠的地藏菩萨。大雄宝殿后面为藏经楼,这里收藏着清代雍正版的整套《大藏经》 7240余册,当年开元寺主持静会禅师以80岁高龄,上京奏请“龙藏”,终得乾隆皇帝御赐《大藏经》一部、和硕庄亲王特书之“万德庄严”黄缎横卷及大殿、禅堂、初祖堂等三处匾额。 今寺中还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如宋代政和四年(1114)潮州铸造的铜钟、元代泰定二年(1325)的石刻香炉及铜云板、明代潮州木雕千佛塔。此外,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本寺主持释智诚法师闭关三年,发愿:“重法轻身,不惜生命,不负恩师教养我之婆心”,刺舌血为墨写成的80万字《大方广佛华严经》。 “文革”期间,开元寺遭受到严重破坏,寺内佛像被砸毁,牌匾被拆除。1980年以来,海外乡亲相继捐资近1000万元,进行全面修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 1990年,开元寺复办岭东佛学院,培养僧才。又在泰国侨领谢慧如先生的捐助下,于风景如画的韩江东侧兴建了潮州开元寺泰佛殿,更使潮州开元寺名扬四海。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