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澄海盐灶看百年教堂 最新 图1张

    炮仗花纷繁热烈地挂满了围墙,绕过它,汽车驶进了盐灶基督教堂。
    这是一座用白色马赛克包裹着的长条形建筑。庄肃,簇新,略嫌呆板。无论是造型还是线条,均处处表达着一种秩序、一种规律统一的空间概念。有一点隐隐的失望从心底泛起,来之前,以为要看的是一座百多年老教堂。
    “13信众”的由来
    熟知近代潮汕历史者都知道,汕头的开埠和繁荣,与西方传教士进入潮汕地区传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作为粤东地区基督教的发源地,盐灶有着它独特的宗教历史地位。
    1847年,德国巴色城国外布道会黎力基牧师到香港学习中文、中国文化及风俗之后,赴海丰、惠阳淡水、南澳、汕头天港等地传道。在这些崇尚多神崇拜及图腾崇拜的地区,这个金发碧眼的“番仔”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且为官府所逐。
    1849年2月12日,天寒地冻。黎力基从南澳被驱逐离岛,乘坐木船在海上漂泊。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与遭遇?海上波浪滔滔寒风刺骨,心里火热的布道之情因不断受挫眼看就要冷却。这时候他与助手看到了陆地——盐灶。
    他们深信,这是上帝的带领,于绝望之境开通了新的道路。于是,他们登陆上岸,来到盐灶。
    很快,黎力基在港头村租下了佩兰书屋,开设启蒙学校,教授小童,并将它当做会所进行传教,呼吁村民归信上帝。它就是潮汕历史上第一个教堂。
    盐灶依山濒海,过着“耕三渔七”日子的村民拜祭神偶的风俗源远流长,著名的“盐灶拖老爷”就是由清乾隆年间一直沿袭下来。黎力基在这里传道,遇到的拦阻可想而知。1852年,潮州府尹对他下了逐客令,但是他离开盐灶的时候,当地已经有林旗等13人受洗礼信仰耶稣,他们成为基督教传入潮汕后的第一批信徒,史称“13信众”。而这13信众的后裔,有的至今依然生活在村里,保持着他们祖宗的信仰,过着宁和、平静的日子。
    中西合璧百年老屋让人惊艳
    在这座重建于1994年的盐灶教堂里做义工的林伟仁和林和贵,都是“13信众”的后代。75岁的林伟仁说,他记不清祖上第几代就信上帝了,只知道从懂事起,祈祷、礼拜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小时候在家,常听老一辈人说“13信众”信上帝时很艰难,有的甚至不被家族所接纳而离家漂泊他乡。
    80岁的林和贵更为健谈。他介绍着教堂的历史沿革,从佩兰书屋到中社太平庙前建新堂,及至现在这个位于上社村的新教堂,以及现有信徒1000多人、上社为何被称为“福音村”等等。他像翻书似的一页页翻开,详尽地讲述,然后,带着大家到中社看从前的老教堂。
    林和贵说,自己从前读的是教会办的“志上小学”,有语文、算术、尺牍、自然等课,每周都要跟着大人来礼拜。而他的父亲,也是读“志上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教会除了办小学,还办“培德女校”,教当地的妇女识字读经。
    我们在林和贵引领下,来到了“培德女校”旧址。
    如果不是门楣上的“培德女校”字样,这间小房子古旧普通得跟周围其他老屋无甚差异。但是绕过屋前那棵老榕树,我们就“惊艳”了——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屋。门面庄重而不张扬,进得门来,是一个大小适中的庭院,东西南北分别有四条楼梯通往楼上,左右双侧种着玉兰树和果树,回廊下拱形的饰墙,矩形的窗户,砖红色墙面搭配白色饰线,屋顶是岭南建筑风格的传统绿瓦。没有繁复的雕砌和装饰,整幢房子简洁大方,内涵古典,细节精致,低调的英式贵族气息在手工打造的冷静克制中散发出来,优雅,和谐,极具视觉感和生态性。
    林和贵告诉我们,这座房子是1880年秋天奠基的,隔年使用。解放后,它曾先后为盐灶中学、上社大队部、盐鸿公社所使用,现在是上社村老人组活动场所。
    当年教会买下这块地建教堂,有其历史原因。黎力基被迫离开盐灶后,当地的信徒林绩顺继续传福音。
    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长老会国外宣道会派宾为邻牧师来汕头。起初在街头诊病、传教,同年7月他到海阳传教。
    地处偏僻的海阳,从没来过“番仔”,当地人马上将他抓起来押送广州,直至是年冬天才释放回汕。林绩顺闻知,赶来汕头请他到盐灶牧养教会。因此,从1861年至1880年,相继有英国宣道会的宾为邻、施饶理、金护尔、卓为廉、汲约翰等牧师到盐灶传道,信教人数渐增。由是,佩兰书屋显得狭小。为适应聚会需要,教会在中社太平庙前购地建造新堂。这就是我们见到的这座老房子及其周围一带。

你是本文的第110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2、28
作 者: 晓风藏月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