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鼓乐齐天妈祖出行。这是家乡一个传统节日,更逢泰国侨胞恳亲团回乡谒祖喜庆吉辰。乙未三月初三,潮南区胪岗镇港头乡大老热,大锣鼓标旗英歌队少年西乐队长龙游绕穿村过,呐喊摇旗笙乐索。
    大清早,我就打故居净身赶到解放初期称中心小学的张族二氏祖祠来朝拜,迎接泰侨恳亲团一行。说到祖祠,我并不陌生,虽离开家乡数十年,解放初期我就在这里念完小学。
    张族二世祖祠位于港头乡中心地带,朝向大南山脉虎岗山,一条清粼粼的小溪绕古寨墙而过,一道石板桥跨溪而接通向山上的路。屋宇鳞次,田畴连绵;炊烟缭绕,鸡犬相闻。祖祠构筑二厅二天井,两厢厝包,屋脊盘龙嵌瓷,埕立旗杆夹石,恢宏气派;正门匾额镂金字“张氏祖祠”,背面涂青行楷书“公艺遗风”,典雅庄严。进门两侧立柱漆木镂金,乃今张氏族(会)长张朝明秉书,裔孙颜烈撰联:
    长风万里 三挥公启后开乡土
    弓弩千钧 二世祖承先创港头
    踏落前天井往右壁望去,是祖祠光辉史迹介绍。上前细读,概悉抗战大革命时期,祖祠曾是潮汕区地下党、大南山游击队,港头乡农会活动旧址。中有本土新联村水巷邑人,曾为港头党支部书记,也是中心小学教员张上岳,(又名张衡,解放后当过区县干部至上世纪60年代期间任汕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等人隐其身份,借此据点做地下革命活动。一面犁头旗告诉我,风起云涌闹农运年代,港头农会就诞生在这里。那些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又提示,港头出名好几个“小鬼”地下交通员活跃在大南山区游击队及抗日战争与敌匪周旋战场甚至流血牺牲……难怪今年初,由汕头市市长郑人豪签署的市级文物保护颁发给港头“张氏祖祠”及建于宋代至今保存完好的虎岗山对面的“狮母”祖墓。刚才,飘洋而来认根谒祖泰侨恳亲团一行50多人,就围着竖立不久的“文物保护”牌铭观看不止。他们刚刚瞻仰修葺一新的妈祖宫过来,面对文化厚积的祖祠,如梦方醒:这就是我们的根呀!
    观看完祖祠文史图片内容,我移步至后厅“饗祀堂”进香。仰首一瞻,前厅“圣旨”文魁、贡元、解元;后厅拜堂御赐“进士”皆镏金牌匾高挂悬梁,熠熠交辉!两旁立柱又见张朝明、颜烈联袂书联:
    阅英觅根脉 根深叶茂 千秋荫福
    饮水思源头 源远流长 万代留芳
    好啊!喜今朝,满堂攘攘皆孙裔;顾后厅,红凳熙熙聚泰侨。无巧不成书。以同名张朝明为团长的泰侨还乡祭祖恳亲团与本家族人欢聚,区镇领导嘉宾出席,济济一堂,融洽交流,不亦乐乎?快哉!
    我陷入沉思,唤起记忆。这集聚前厅,当初不是隔成教室,我念小学四年级不就在这间教室里修课么?真是天变地变,喜出望外!大半个世纪过去,大半个人生走来,此景切切,此情悠悠。过后,碰着原来同班同学,现是张族理事会秘书,刚才还主持欢迎会致词的张元茂(辉松)求证,答曰无误,以后念五、六年级,我们都迁到右厝包教室了。哦,更是“无巧不成书”,记忆是金——“万代留芳”!
    同时作为汕头市文物的港头张族祖墓亟须保护,文化传统当永弘扬。时值已未清明,我回故乡祭祖扫墓,应约往朝明会长家参商为祖墓立牌坊撰楹联事宜,同学秘书元茂也过来相磋。茶话间,朝明会长将其修墓园立牌坊保护祖墓文物设想及我草拟槛联摊开共酌敲定为:
    牌坊正面:朝奉墓园(朝奉乃先祖名号)
    牌坊背面:公艺遗风(张氏族训家风)
    中柱嵌名字诗联:朝阳狮母肚,奉瑞港头张;二世开基业,裔孙耀祖光。
    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族兴,六合方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四海共襄。
    没想到,时隔不久,三月三游神谒祖迎来泰侨张氏恳亲团良辰美景,再度上“张氏祖祠”参拜之际,重温革命文史,瞻仰先人遗风,令我心潮澎湃,又牵出几多记忆履痕,更满怀虔诚崇敬,捧出一瓣心香,直沁入张氏宗族“万代留芳”之浩荡花海香阵……

你是本文的第100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5、17
作 者: 颜烈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