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石炮台游泳场是全市唯一的泳场,每当夏日,男女老小结伴涌向泳场,星期天,人头踊动,热闹非常。这里有寄衣处、淡水冲洗间、单车寄车处。面向大海的海滩沙净水清,海面上搭着两个杉木结构的救生员瞭望台兼跳水台。东面是海军码头的桥梁和军舰,泳者一般都不会越过桥界,因而也较为安全。在海的中间,有两个红色水鼓,胆大的会游到水鼓处,在上面歇息。岸上有卖甜汤的摊档,游完泳之后,花上5分钱买碗绿豆汤或是豆花,补充能量。那时没有海滨路,石炮台似乎就在城市的边缘,再往东就没有路了,人们称石炮台为崎碌尾,有“远过崎碌尾”之说。去石炮台必须经过外马路,外马路有为群和大华两家甜汤店,是泳者经常光顾的店铺。

    石炮台泳场后面有一个圆形的古炮台——崎碌炮台,该炮台始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竣工于光绪五年(1879年),建成后作为清政府一处抵御外敌的军事炮台,派驻军队守卫。辛亥革命后,炮台曾被军阀所霸占,后被国民党改作监狱。解放后,也曾一度作为市公安局的监狱,之后是驻汕海军后勤部的驻地,改革开放后租给街道生产组作为工场。1988年,崎碌炮台被列为汕头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扩建成为石炮台公园,1995年崎碌炮台被列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崎碌炮台历经一百多年,多次阻击来自海上的侵略者,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十分坚固。炮台的底层及炮巷全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因而人们称这个炮台为石炮台。上面的台面跑道是用贝灰、糯米浆混合夯筑,外城墙高达6.7米,护城河宽23米、深3米以上。炮巷宽9.6米,环绕一周长达300米,上下可各架18尊炮,最大的炮重达2500公斤,射程达8公里。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把所有的炮当成废铁卖给了日本。1927年9月24日,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汕头,曾派兵驻守炮台,国民党派军舰“飞鹰号”袭击汕头市,向炮台连发数炮,仅在外围墙上留下几处弹孔。

    听老辈人说,当年的石炮台周围都是海,要进入石炮台必须由桥上过。如今,炮台周围的海已成陆地,石炮台游泳场也早就消失了,随之被漂亮的海滨路所代替,“沧海变高楼”,沿着海岸线,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厚重、“古老”的石炮台与现代的高层建筑遥相呼应,相互“对话”,它们各自讲述着历史的发展变化,亲历了城市的变迁。

你是本文的第65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0-04-01
作 者: 张烈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