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中山公园”饱经沧桑今朝更美 最新 图1张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为了纪念孙中山这位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全国各地都建有中山公园。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中国(包括港澳台)就有70座,汕头中山公园便是其中之一。

    始建于1921年的汕头中山公园是我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同时也是我国“四大人工园林”之一,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格和绮丽的风光景点深受广大汕头人民的喜爱。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中山公园,探寻公园深厚的历史背景。

    周恩来命名“中山公园”

    19世纪末期,汕头从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贸易港口,并崛起了一个在相当大程度上脱离官僚控制的海上贸易实业家集团,承担起地方社会的公共管理责任。由于汕头的位置日显重要,1921年汕头埠与澄海县分治,设立汕头市政厅。同年,首任市政厅长王雨若到任,遂发表市政《布告》,着意效法欧美开办市政,“海禁既开,欧化东渐,识时之士亦稍知改良市政为当务之急”。王雨若选择位于市区西北部、韩江下游淤积地的月眉坞筹建公园,定名为中央公园。

    1923年,萧冠英任市政厅长,以改良都市为先务,提出扩张汕头市区并分区建设的计划,再次强调“于月眉坞设一中央公园,以供随时之游息”。此计划经得省政府批准。然而从1921年至1925年这几年间,因无经费,前后经历5任市长都无法完成始建公园这件大事。

    1925年11月,东征军第二次进入汕头。当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当时的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召开市民大会作出决议,为纪念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功绩,在全市人民的支持下,将筹建中的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并最后定址月眉坞。

    1926年,范其务继任汕头市政厅长,再把筹建中山公园的议案呈准省务会议通过,并呈准收用月眉坞全部为公园用地。市政厅随后发出《收用月眉坞公告》,通知该地业主按时到市政厅缴验契据,领回地价。由于逾限无人缴验契证,市政厅遂呈报省府批准宣布月眉坞300多亩土地无偿收归公有。至此公园的建设用地最终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

    一度沦为日军养马牧场

    中山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建成之后也经历过数十年的起伏。1928年8月28日,中山公园正式开放,当时的市长黄开山主持开幕典礼。当年开放时,公园只有一片草地和一个木架大门、一座木桥、一个自由女神喷水池、四五座纪念碑和亭。当时公园举行游艺会三天,在汕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每天入场观览之市民,数逾三万,实为汕市空前之盛举”,游艺会门票收入又用以开辟了数条路基及修搭了四五座竹木茅亭。之后采用游艺会、募捐、摊派、发彩票等形式,不断筹资扩建。1928年9月,陈同矩继任市长,他聘请商贾名流30多人组成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继续发行有奖彩票和募捐。市民、华侨、港澳同胞认捐踊跃,经费源源不断,从根本上保持了此后10年公园建设的连续性。

    1939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公园牌楼柱上被贴上侵略者的标语,园内树木被砍当柴烧,公园运动场变为日军养马牧场,花木除尽,公园荒废。1945年日军投降后,民国政府在公园内建忠烈祠,以祭祀“抗敌殉难忠烈官民”。但建成后未投入使用,被国民党海军部队占为司令部。国民党市党部也搬到公园里办公,官僚香翰屏则霸占园内浣花园为私人别墅,中山公园再度受到摧残。

    直到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后,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了中山公园。1950年组织600名失业工人浚深月眉河,加固堤岸。1951年改忠烈祠为儿童文化宫,发动全市中学生暑假义务劳动,平整公园广场。此后几年,相继建成了儿童游乐园、动物园、展览馆、象棋台、灯谜台等设施。

    “文革”期间,公园也未能幸免。“中山公园”、“天下为公”8个浮雕金字被砸碎,动物园被改为养猪场,大戏台被挖去,运动场和花圃尽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园许多被毁的设施和景观才得到修复,公园几经荒废,重新焕发了生机。

    雕塑名师设计中山塑像

    在中山公园正门牌楼后,有一座孙中山塑像。塑像中孙中山先生左手叉腰,右手拄着拐杖。他那挺立的身姿、深邃的眼神、从容的步态,显出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踌躇满志和大风大浪之前的安静。这座塑像是中山公园著名的景点之一,也吸引不少游客来此参观照相留念。

    中山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关这座塑像的历史资料非常少。唯一能够了解到的是,孙中山塑像所在的位置在中山公园初建成时是一座“自由神”塑像。1956年时改为工农兵雕塑。1980年修复中山公园被毁景观时,将工农兵雕塑改为孙中山半身塑像。

    1988年11月,由广州雕塑院尹积昌先生创作、汕头市岛建筑公司赠建、总高度5.3米孙中山全身塑像揭幕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山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孙中山塑像和中山公园一样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意义,是纪念革命时期汕头埠沉浮的重要见证。

你是本文的第100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10-10
作 者: 黄泽群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