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下50年代礐石风光 最新 图1张

    汕头湾南面的礐石,三面环水,重峦叠嶂,自汕头开埠后,礐石便成为海关、领事馆等涉外机构的主要驻地,学校、教堂、医院也先后设立,礐石成为在汕洋人的聚居点。由于礐石优越的条件,使之成为摄影师摄取的主要场所,潮汕第一批照片,就是汤姆逊和黎芳分别于1870年前后在石所摄,而美璋、新光、日本大阪神田原色印刷所等拍摄于清末民国的多张礐石风光照片,让其环境更加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汕头建市政厅后,曾计划将礐石作为游乐区,作为游客及汕头民众休闲旅游的主要去处。当年的礐石有“方池钓鱼、曲径寻幽、危楼夜月”等八景。著名作家萧乾的代表作《梦之谷》就是一部取材于礐光中学的自传体小说。创作背景是1928年冬,萧乾来到礐光中学教国文课,《梦之谷》中,有多处描写了礐石的环境。与萧乾差不多同时在礐光中学任教的吴泽庵则多次赋诗,吟咏礐石风光,如《礐峰晓步即景杂述》:
    “写意惊看枯树巧,闻香潜觉小松清。秋山人物不多见,让我朝朝画里行。”
    “烟水迷茫静不潮,天开画景异前朝。何当倩却辋川子,粉墨轻轻破笔描。”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礐石风景区的建设,1952年春,汕头市政府组织群众绿化礐石山,大面积种植马尾松,1956和1957年发动数万群众植树造林,至1957年底,共植树650余万株,1958年至1960年,广东省和汕头市先后拨款73万元,建成5大景区、18景点和水库、湖泊、亭台、岩洞和旅游服务点等。
    这一时期,礐石有了第一家相馆——时代相馆。时代相馆在石直街18号,原来只是楼下一层经营,公私合营中,相馆在上级支持下,租了二楼设光棚,扩大了营业规模,并拍摄了不少礐石风光照。
    礐石风光照既有单张销售的,也有整套在风景区出售的。如笔者收藏的全套十张石风光照,其中有石建设委员会、桃源洞、十八曲、龙珠石、海角石林等,还有已经消失的宫鞋石、月桥、狮岩。此外,又有手工上色的礐石十八曲照片,总之,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这批石风光照,虽然当时的冲晒条件所限,照片都只是3寸大小,但所摄风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不难想象,浏览着这批风光照,漫步在礐石海滨山色之中,高天的云彩、摇曳的绿树、涌动的浪花、翱翔的海鸟,形成今与古,动与静的鲜明对比,令人流连忘返。
    礐石令人陶醉的风光不仅吸引了普通民众,国家领导人莅汕也往往会到礐石参观游览。1960年11月,董必武游礐石时,作诗对礐石风景大加赞赏,一时传颂。诗曰:
    隔水望礐石,但见山嵯峨。
    绝海入其中,胜境亦云多。
    桃苑常如春,杂花攒青螺。
    竹树颇蓊蔚,行衣拂松萝。
    曲涧漾浮区,凫泛逐天鹅。
    白云自卷舒,翠鸟飞鸣过。
    高低循小径,引接洞盘陀。
    出洞复入洞,玲珑交枝柯。
    礧砢不碍眼,突兀铁颜硪。
    石林更幽静,秀削肩相摩。
    海滨风景区,洋人作行窝。
    喧宾竞夺主,众怒莫奈何。
    十年前奋起,扫除内外魔。
    民庶会经营,赏心乐舞歌。
    1965年,郭沫若莅汕期间,乘客轮渡礐石,遂挥毫作诗:
    礐石诚多石,汕头一望中。
    遥思鼓浪屿,想见桃花红。
    海色分为二,洋风一扫空。
    皇冠当铲却,驱虎有英雄。
  (本文图片均为陈嘉顺藏)

你是本文的第71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4、10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