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位于澄海东里镇,公路324国道横穿其间,路边立有高大碑亭,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题写的“樟林古港”纪念碑矗立路边。虽然现在这里已经离海岸有l0多公里,但这里却是汕头兴起前,潮人与客家人出洋的主要港口,也是最令老一代华侨魂牵梦萦的地方。
     清初,朝廷为了防范大陆人民接济台湾的郑成功从事反清复明活动,下令禁海,“居民内迁百里”“片板不许人海”。潮汕原来的出海口程洋岗逐渐淤塞,并且远离了海岸。樟林地处韩江的两个人海支流北溪与南溪汇合的地方,上游来船不管走哪条溪都可以到达这里。雍正以后开海禁,这里成了“河海交汇之墟”,开始了渔业贸易。不久,强大的“红头船”队恢复,开始从事海上贸易,北上天津、青岛、
     上海,东到厦门、台湾,南抵广州、香港、雷州、海南,以及泰国、新加坡等地。由外国、外埠运进来的货物,也在这里由大船换小船,转运到潮州、梅州各地。樟林很快名声大振,被称为“通洋总汇之地”,是闽粤重要的出海港。18世纪中叶,樟林已经发展成有八街六市的繁华港口。在 1875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就有“樟林”之名。那时华侨写信,只要写“中国樟林”,就可以送到。港口的繁荣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当时出口的商品,除了瓷器、茶叶等土特产外,主是劳动力。就是现在说的“劳务输出”。早期是被强迫“卖猪仔”,到樟林港时期已经是“自愿”的“契约华工”,为出国“讨生活”了。客家山歌里至今还保留着《送郎过番》的唱段,从出家门唱起,走路、过桥,到留隍上河船,到樟林上海船,一路嘱托,生离死别,哀惋凄楚,令人泪下。所以,樟林,不仅记录了潮汕海内外贸易的繁荣,也记录了世代华工的血泪辛酸。
     离“樟林古港”碑亭不远,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新兴街”,街两端人口的石牌坊依然矗立。石板路与水道之间的一排派坚固的老房子,就是当年的货栈。靠街一面是门市,靠水的一面是装货的码头。现在虽然已经淤塞,台阶、古井和拴船的石柱还宛如昨日。街头有著名的永定楼,有先人出洋时拜别的古庙,一个是天后宫,一个是东海神庙和风伯庙。这里还残留着一段宽阔的水面,望过去可以看到园林式的豪华别墅。这一切都成就了这里的一位才子、为世人所喜爱的散文大师秦牧。他的故居离此不远。他的作品不必乘红头船而畅行世界。
     独具特色的“红头船”,是清代潮汕船只的标志。清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规定:“出海商、渔船,自船头起,至鹿耳梁头止,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分油饰。……广东用红油漆,青色钩字。船头两披,刊刻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字样。”从此,红头船成为广东船只的标识,也成为潮汕人在外识别家乡的标志。
     红头船是广东船只的统一标识,为什么成为潮汕船的代称了呢?因为樟林港的船队为了对付海盗,多是集体行动,动辄百数十号之多。各船还配有钢炮等武器,团结互助,组织严密,安全可靠,讲究诚信。所以福建和广东的华侨往家乡托寄“侨批”,都愿意找潮汕红头船。
     现在澄海韩江边有个红头船公园。高大的红头船迎江而立,威风八面。真的古代红头船到底有多大?1971年在澄海相继出土了两艘清代红头船。整船用楠木制作,用大铜钉紧固,长39米,宽13米,有五层舱房,可载客百余人,装货150多吨。但它毕竟是靠风力和人力,待火轮船出现后,它自然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你是本文的第147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旅游故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