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叙事能力、敏锐的文体意识、智慧的史学见解……2019年,马陈兵以《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为学界与读者认可,随后,他的《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付梓。“古杀”二书,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中的生杀之道的扛鼎之作。

马陈兵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诗人。对他而言,文学如醇酒,历史如老茶,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精神源泉。作为一个中年离乡的潮汕人,不论身在江南冀北、巴蜀江汉,精神都维系着家乡。寻绎往事,追忆乡关,挖掘潮汕特有的历史文化,对他来说,是“远活者”的精神回归。近年来,马陈兵的写作领域从历史到文学不断拓展,日前,正逢《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本报记者专访了马陈兵,寻脉他的为文治史之路,以启迪读者。

“远活者”归来:新书引发关注

临近虎年春节的一天,刚从景德镇返汕的历史学者、作家、书画家马陈兵在报社办公室接受采访。眼前的他,思维敏捷,留着小胡子,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谈吐,让人读出与生俱来的洒脱豪放。2022年1月,马陈兵的新书《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用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一部向《马桥词典》致敬之作。新书甫一上市,就反响强烈。“三联书情”所节选《潮汕人怎么喝路易十三》,阅读量当天破万;网易、新浪、深圳+、《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杭州《都市快报》、汕头橄榄台等媒体纷纷荐书;在多个潮人社团和马陈兵手机微信群上,师友粉丝们更是踊跃接龙购书。当当、京东还未上架,就已售出两千余册。

潮汕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文化源远流长。大陆文明与海洋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此消彼长,人文与话语符号因之生发、演绎,并在以“潮汕浪话”为代表的方言俚语中不断积淀、化现。潮汕方言既古奥雅正,又反映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马陈兵以此为本书写作的原点与调性,展开一个非常有趣的文体实验:《潮汕往事》是他本人在潮汕成长生活经历的自传体散文,而《潮汕浪话》围绕以“浪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潮汕方言流行词挖掘、生发一个个陌生而鲜活的“潮汕故事”,两个文本形成个人史与社会史的微观映照。作为一个中年离乡游历四方的“远活者”,学养与阅历使马陈兵得以超越、区域的局限,以历史文化学者出入经史子集与方言民俗的积淀与诗思,体悟、揭橥他本人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在故土特殊的成长经历,并借此观照这个大变革时代潮汕以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某些深刻变化,为潮汕本土与外地的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温度与文学肌理、文化积淀与灼热诗意的“浮地”潮汕。

《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既是“远活者的悬浮成长史”,亦是“潮汕话的波谲云诡记”,别出机杼,厚重而俊逸。新书面市,好评如潮。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词语是故事的化石,故事是词语的母胎。马陈兵左手词语,右手故事,双向对进,掘出了学问也掘出了诗情,掘出了一个游子对故土炽热而惊悚的再发现。”小说家冉正万则从“短句像子弹在飞”的字里行间读出“一个南方人少有的刚烈”,《潮汕浪话》“很舒展又很丰富,看似对故乡的缱绻徘徊,其实是史学家眯眼看世界。蹲在童年的记忆里,谈笑中扛着鸟枪不时轰隆一声。”

《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从写作到付梓历时二十余年。忆及漫长创作道路,马陈兵颇为感慨。他说,写作是坚忍和孤独的事业,既是修行,亦是冒险。不懈的努力换来回报,用作家、资深书评人亦是“远活”在外的潮汕乡亲姚峥华的话说,马陈兵为潮汕文化与词语认祖归宗留存青史,花足了力气,完成了使命,可以就此轻装前行。

“献给历劫弥繁的民族与不可接续的情爱”

2020年9月,“罗辑思维”APP曾开出一份“书名太奇葩”的书单,《提头来见》名列第一。

“我曾在微信上看陈晓卿晒未拆封膜的新书,里头有《带着花椒去上朝》,就知道他‘中计了’。”原汕头三联书店总经理李春淮笑说。

本非标题党的马陈兵,经常享受标题带来的舒服——“书福”。

《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是近年由北京三联书店连续推出的两部历史著作,由此引出作者马陈兵另一个身份:历史学者。

马陈兵笑说,“提头来见”拜原三联书店副总编辑郑勇先生所赐;映照古诗十九首而得“古杀十九式”,则是三联书店文化分社社长、金牌编辑徐国强先生的神来之笔。在《提头来见》中,马陈兵从中国古代特有的枭悬、传首之制及诸般杀人之法,切入历史,勾沉“传首”的环节和过程,并由此视角观照、检讨专制政体以“孝”为中心的“礼兵刑三位一体”统治机制,让大多数人耳熟而未详的中国历史“黑暗料理”大白于世。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蔡鸿生先生如是评价《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按其创新程度而言,无异发掘了文献中的一处古迹。”马陈兵的“古杀”二书,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中生杀之道的扛鼎之作。澎湃新闻曾长篇专访,《中国图书评论》《博览群书》先后刊登评论文章,《提头来见》首印当年即售罄二印,《带着花椒去上朝》上榜2020年8月“华文好书”并登上当月“读者投票最期待好书”榜首。

“谨以此书献给历劫弥繁的民族与不可接续的情爱”——翻开《提头来见》扉页,赫然见此题辞。马陈兵说,当初写首级史时,有朋友担心这样的题材难以出版,但他坚信学术无禁区,人之所蔽,正我所取,求异拓荒,始成学问。再说了,潮汕人即使做学术,也天生带着海洋文明的百无禁忌及与生俱来的敏锐精明。马陈兵笑称,前年他在杭州做新书对谈时,曾有读者发此疑问,他回答,都说上帝告诫人们别走宽门,要走窄门,潮汕人直接“走后门”。哄堂大笑后,马陈兵把他的学术抱负和盘托出:如果说“古杀”二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如何“历劫”,预计由北京三联书店在2022年出版的他的另一部著作《人中吕布:中国养子文化史》,落点则在“弥繁”二字,该书首次提出宗法为经拟亲为纬的观点,通过对拟亲——养子的历史及其政治文化机制的系统研究,揭橥华夏国族兴亡继绝生生不息的机理,是更有学术意义的开创之作。

集文史哲、诗书画于一身

潮汕是广东首屈一指的书画之乡。从潮汕走出去的马陈兵,童稚即得遇丹青名师,打下了童子功。作为历史学者、作家的马陈兵,身上还有好些标签:书画家。2018、2020年,他先后在杭州良渚大屋顶美术馆、单向街、北京三联书店美术馆东街总店、广州雅趣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插图展。他擅画猫和百合,已出版的几本书有一个共同特点,封面与内页插图都属自绘,同时也经常为朋友的书绘制插图。2020年,他又在瓷都景德镇开设“野马堂瓷艺工作室”,把跨界玩得风生水起。

但马陈兵却不认为自己在跨界,他直言不讳:在中华文化的脉络与语境之下,一个合格的文人或者说人文学者,文史哲、诗书画融会贯通,是题中之义、基本修养。马陈兵也以此要求自己,知耻后勇,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刮垢磨光,治学之余,临池不辍。看他画的猫、人物、花鸟,无论构图、线条、墨晕、虚实都功底扎实,很得要领。他的许多画作,都有较强的“叙事性”,带着一个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以及独特的思考。马陈兵亦擅书法,行、楷、隶皆能。

“用写作向童年告别,却用绘画将自己留在童年。”有解人如是评论。事实上,马陈兵的书画也充盈着文人“趣味”。以《潮汕往事 潮汕浪话》为例,书中数十幅彩图、插图均其自绘,一壶一碗、一杮一猫,皆可入画,皆能成画,寥寥数笔,意境已出,雅趣盎然。书的封面,一只正打尾牙的大肥猫悠闲地喝着牛栏山二锅头,虽构图简单,但取自然神韵,透出渊雅、深邃的内涵。

把时光融入文字中,马陈兵为读者奉献了许多精品佳作。一路走来,通过写作,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他的治学写作,经历了一次次超越与嬗变,而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时代的关切、对乡土的眷恋。作为一个“远活者”,他依然在艺文学术的道路上无畏前行。

【人物名片】

马陈兵,笔名野马,历史学者,作家,书画家。潮汕人,壮岁客游江南、江汉、巴蜀、京城,客居杭州十二年,2020年在景德镇开设“野马堂陶瓷艺术工作室”。

在《读书》《人民文学》《词刊》《天涯》《北京文学》《南方周末》《西部》《作品》《星星》《浙江诗人》《博览群书》《民族文汇》《品位·艺术空间》等刊物发表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在杭州、广州、北京等地举办“猫民代表”“过隙·有猫”个人书画展及插图展,著作有《提头来见:中国首级文化史》《带着花椒去上朝:古杀十九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人中吕布:中国养子文化史(上编)》(三联书店即刊)《周旋之死:出南朝记》(读库策划,新星出版社即刊),为《我有一只猫,足以慰风尘》(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你生活的样子,就是你灵魂的样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插图。个人公众号:异史氏。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