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祖家塾的大门楼与外口埕

听陈老太讲述家史

外门楼的门匾

鸟瞰国祖家塾

四方形饰品

子孙门的榜书

许倍三先生与家人在一起

百年大宅意韵存 精忠报国传家训7.jpg

“巨无霸”家规


在澄海区隆都镇樟籍村集成埕附近,有一座大宅名叫“国祖家塾”。乍看一下并不显眼,当你走进其间目睹建筑特色,倾听老宅故事,就会被这座侨宅建设者的思想和行动所震撼。

侨宅探寻

2000平米大宅门匾落款“本主人”

近日,笔者会同师友前往游访,受到国祖家塾的主人陈羡芝老太和儿子、儿媳们的热情接待。

国祖家塾,系潮式“双背剑”建筑布局,坐南向北,呈四方形,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约3亩地),规模庞大,气势宏伟。

从大宅西如意门进入,门上写着“高阳家风”四个大字,以郡望点明是许姓人家。门楼肚上遍布民国时期的西洋瓷砖,焕然如新。两如意门之旁各置有库房、砻碓间。走到正中大门楼,只见上面写着“国祖家塾”四字,端庄正楷,苍劲有力。有趣的是,左边落款上不是写着名字,也不是什么文豪大家,而是署着“本主人书”,很是新奇。游玩过很多大宅第,见惯了大师大官为人题字署名,从未见家主自署“本主人书”。那么到底这座豪宅主人是谁呢?

门楼肚及马面墙全部是铁红色的瓷砖,中西合璧,显得非常现代化。主座两边是火巷,两火巷都是五间六屐式双层洋楼,巷底各加一间楼梯间,楼梯是灰石结构,雍重结实。两火巷子孙门楼和后包门楼匾额榜书分别写着“国民”“识智”和“培植”“群英”,显然异于别人家的“桂子”“兰孙”或“兰馨”“桂茂”等常见词句,这又是一奇。

走进大门楼,来到主座大厅,这是一座典型的潮式“四点金”布局的四合院,大厅拜亭三山墙上构筑着民国时期独有的回字文木雕,直朴、大气,虽无金漆流光,却焕发着“民国绿”浩气长存的意韵。可知这座豪宅建造于民国年间。

顺着火巷走到底,来到了后包楼,后包是九间十屐下山虎格局的灰木结构洋楼。双后包门楼,门楼两边也各建有楼梯房一间,楼梯是水泥的。整幢后包洋楼花雕简单,贯以四方线条为主题,显得特别正气凛然,丝毫没有取巧之意。同行师友推测建设者应该是一位爽直、侠义心肠的人。

60间厅房曾经住了37户人家

整座大宅不但外观呈四方形,内部建筑也多以方型为主题,石柱和楹梁之间构成大大小小的多个四方型,其中未见有多少艳丽奇巧的花雕和金漆,不见流光溢彩,唯见民国绿的苍郁清新之色,但觉浩然在心。全宅大小厅房60间,建筑格调显得低调、稳重、端庄、粗犷、率直,却又耐用、实用。

现年93岁的陈羡芝老太,满头银发,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记忆力好到惊人。她告诉笔者,1949年她从隆都溪尾乡嫁给许家四公子许捷胜为妻,与家公有过交集,家公的言行举止至今记忆犹新。她记得嫁过门后,家公曾计划在国祖家塾右侧置建书斋,惜因世事变迁,未竣工而废止。到了土改时期,整个国祖家塾住了37户,几近一个生产队的人口。上世纪80年代国家落实侨房政策,国祖家塾才物归原主。她和儿子们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先后两次修缮国祖家塾,举家住进国祖家塾,坚持守望祖遗,守住乡愁。

53条家规将近2000字

正当大家静静聆听老太讲述侨宅故事时,有同行惊呼又有新的发现。

原来,在国祖家塾门匾石背面有一幅密密麻麻的碑刻映入眼帘。往前一端详,原来是一大幅长篇家规,右边有大字标明“家庭并人事之必要列于此”作为开头。从正文和后面落款可知,这是大宅建设者许倍三于1931年在暹罗呵叻写给儿子们的家规家训。

“巨无霸”的许氏家规家训,又有点像戒子书,洋洋洒洒1979字,分成53条。从头到尾诵读一遍,发现这家规家训明显有别于他人,除了条数多、篇幅长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行文平实,不加修饰,浅显易懂。更加有趣的是许倍三现身说法、说理,如“第卅八条,为父十一岁失怙,上有老母,下有二弟一妹,家无立锥,不能受过教育,不知世事,只知谋利奉养老母,下饲弟妹也。”再如“第卅九条,为父廿二岁往暹罗,到暹罗时,受各种之压迫,方能觉悟书之可爱,并各文字言语之着晓也。”

值得一提的是,许倍三到暹罗后,因不识字,参加工作遇到重重阻障和压迫,深感读书的重要。所以多次鼓励子孙读书做人,精忠报国,如“第三条,子孙该着读书,或英文亦为必要,以养成培植人材,可为国家出力,社会造幸福。此在人类之大,切切不可不知,此为至嘱也……第八条,凡人读书方可出外寻找职业,可贸易经商,方不用坐吃山空……第卌二条,凡人在世界上之要点,着能发明各物,着能指导国人,兴实业改造国民之困苦,能改造社会,利国家,造福于社会,为大切也……第卌三条,在国家,以国民失教育,不明事理,不晓建设武备,方受各国之蚕食并迫压,在家庭亦然,此大切不可不知也。”不难看出,许先生以平生的经历,深感读书才能改变一切,才能使国富民强。这也许就是他在大宅的子孙门上堂而皇之写着“国民”“识智”和“培植”“群英”的诱因吧?!

不知道是否家规家训的影响,反正许倍三七子六女都完成高等教育,学有所成。到了孙辈这一代,也不乏学士、硕士。陈老太掰着手指逐一算给访客听。

在樟籍村采访时,村民对许倍三留在村里的子孙更多的评价是:“这一家子都是老实人,上下和睦,内外和气……”许家人能做到这样,也许与长篇家规家训有关系吧?

华侨故事

异国做生意,经营牛皮获厚利

据陈老太和儿子许克民讲述,老家主许倍三(1873—1964年),一名腾利,字能器。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自幼家贫,未能入学。11岁失父,与弱母和二弟一妹相依为命。光绪二十年(1894)三四月份,隆都连续大旱,四月底又发大水,冲决葫芦塅堤坝,田园淹没,早稻失收。不料九月江水复涨,刚修复的江堤再次溃决,晚造歉收,饥荒迫使乡民出乡求乞,四处谋生。时年22岁的许倍三只好随同乡青年结伴下暹罗求生,充当苦力,勤劳养家。孝顺之行,良实之心,悦目于曼谷金行的千金小姐陈汶尼,喜结良缘于暹京。

在陈小姐的引导和帮助下,许倍三始得读书识字学经商,很快转行从事曼谷百货销往山峇、峇货入京交易之行当。当时,暹罗之脱销者,非牛皮莫属。聪明能干的许倍三于是从呵叻驻点收集、加工,牛皮成品后往销曼谷贸易公司,获取厚利。遂创呵叻及曼谷许利发牛皮两合公司,后又创香港利发商号,及汕头永平里十三号许利发商行。

许倍三在暹京与东北线往返有年,门路甚广,思想进步,晓识国难深重,埋下图强救国之志。

加入同盟会,护孙中山脱险境

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20日,孙中山与胡汉民到曼谷成立同盟会。许倍三得讯,欣喜终于有机会可以救国救民。当得知孙中山一行被暹罗当局勒令24小时出境时,义愤填膺,急忙从呵叻赶回曼谷,拜会孙先生,要求加入同盟会。并在四披耶本头公庙(地名译音)里,由孙先生监誓,他和在暹华侨同志一同盟誓,加入同盟会。开欜救国,倾其所有,助孙先生一臂之力。

那天许倍三离开会所时,发现有可疑人员逡巡于附近,他认为这应该是伺机加害孙先生的坏人。于是急回会所,将信息报告组织。同盟会支部立即组织人力加强保卫,还由熟悉各出境通道的许倍三等组成临时保护小组,护送孙先生一行安全撤离曼谷,从水路前往新加坡,确认安全方回暹罗。此后,许倍三在暹走南闯北,经常到各地华侨社团为孙先生募集革命经费,亲自带回祖国送至孙先生手上,直至辛亥革命胜利。

这件事情对于许倍三是刻骨铭心的,后来他还专门写入“家规”告知后人:“(第卌条)民国前四年,孙总理抵暹罗,被限廿四点钟出境,父闻许时,愤甚,下唂加入同盟会。”

民国成立后,许倍三很少对外提及此前功劳,隐身于市,继续牛皮生意,潜心培养子女读书。潮汕“八二风灾”,樟籍祖屋遭受损坏,遂开始着手买地兴建新宅“国祖家塾”。民国二十年(1931),时年已近花甲的许倍三蒙旅暹华侨推选为国会代表(全暹2名),于当年5月5日抵达南京出席国民大会,荣授嘉奖,膺归奖章数枚及奖状。回暹之后,意兴之余,将前半生历程经验撰为家规,勒石垂训家宅大门之上,以示儿辈,鼓励儿孙读书报国,以慰国恩。许倍三晚年常居汕头永平里13号公寓及樟籍家宅。1958年往香港利发公寓养老,1964年正月初二日去世,享年92岁。社团商界,前来吊唁,人山人海。旅港潮州公学校长林子实先生敬挽许老先生的联语道:“高寿著仁声,当初舍己为群,革命勋劳犹可佩;大名饶侠气,垂老浮家在外,耆英行谊总堪思。”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郑光先生更以“溯暹国参盟,义赞三民,功在宗邦钦盖策;痛香江捐馆,寿登九秩,名垂简册仰仪型”的长联,褒扬称颂许倍三不平凡的一生。

【延伸阅读】

隆都诞生3名同盟会元老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说过许多肯定华侨贡献的话,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华侨乃革命之母”,它生动形象地说明,如果没有华侨从革命一开始就给予支持,革命是难以成功的。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董必武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也说:“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侨乡隆都曾诞生了一批同盟会会员,鹊巷村的林国英(伟侯)就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本报曾经报道,不再赘述。今天报道的许倍三先生又是一位。另据《孙中山年谱》记载:“1908年11月20日与胡汉民等赴暹罗。不久,在曼谷建立同盟会分会。因暹罗当局勒令离境,及于12月14日返回新加坡。”“民前四年,又有陈绎如、林伯岐、云竹亭等等数十人(加入同盟会)。”这里的陈绎如也是隆都人。

陈绎如(1873—1957年),隆都宅头村人。20多岁到泰国,业余勤奋好学,先应考就任于泰国法律破产厅,后应考得任律师,于民国十三年(1924)创办黄桥律师楼。曾任泰国律师惩诫委员会委员,为泰国法律界知名人士。民国以前,他参加同盟会,负责同盟会泰国分会潮属主盟工作。入民国后曾义务帮助中国驻曼谷总领事馆法律工作数载。曾任中华会馆监事长、潮州会馆监委,与吴克夫、王斧军等人先后创办“华益学校”“国文学堂”“明德学校”“新民学校”,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传播中华文化。其子陈其文,泰国名字旺苍·三诗,系泰国第48届国会主席,秉承其父爱国爱乡的遗范,多次乐捐故乡公益项目,参与宅头村华侨学校建设,捐资赠建“陈绎如教学楼”。陈绎如在宅头村旧居保存完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