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掩映的圆门

被一簇簇珠藤环绕着的文园小筑

这里成为摄影和绘画爱好者的创作天堂

书斋精致的花窗玻璃配上深紫色的栏杆,显得高贵典雅而又富丽堂皇

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古民居建筑众多,除了被人们熟知的陈慈黉故居,还有一座精致的民宅同样闻名遐迩,那就是位于前美村西北角的文园小筑。虽然文园小筑的建筑规模难以和陈慈黉故居匹敌,但胜在精致有韵味,有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同时还蕴藏着众多的潮汕文化和华侨文化元素,吸引着喜爱摄影、绘画、写作的文人雅士一次次探访,是文艺爱好者喜爱的一个历史文化角落。今年我市新增的37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园小筑榜上有名。

风格相似,与陈慈黉故居有渊源

文园小筑的门楼并不像很多高门大宅那么气势宏伟,它被一簇簇的珠藤环绕着,低调如一处幽静的农家小院子。但进入院门,就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门内的灰埕,花草绿植欣欣向荣,不像大多古宅一样寂寥荒废,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这是一座单背剑民居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177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厅房23间。主座“通奉第”为潮汕“四点金”土木结构建筑,前后厅房天井等格局齐全,比较特别的是后厅为双层结构,中式风格中带着南洋建筑风味。主座东侧有一个小圆门,绿竹荷叶掩映,可通往花园和书斋。从主座客厅东面厢房出来,也可经火巷通往书斋,这是一座双层土木结构小楼,比主座更具南洋风味,楼下的木雕厅门直接采用了南洋蓝的色调,从厅前天井东侧的石梯和天桥可直达二楼封闭式回廊。

文园小筑始建于1908年,和陈慈黉故居颇有渊源,因其建造者陈氏惠深公原来是陈慈黉家族的管家,陈慈黉故居就是他负责修建的,在修建陈慈黉故居的同时,他也获得东家赠与的侨资兴建自己的私宅,两处建筑建造年份相近,因而其建筑用料及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装饰手法更是相互渗透,都是在潮汕民居中引用大量西洋材料,并大胆加入东南亚建筑风格。

别有情趣,镂空玻璃花窗惊艳世人

文园小筑整体建筑保存完好,整座建筑极具潮汕民居风格,中西合璧,小巧精致,别有情趣。建筑保留了精美的金漆木雕、石刻、灰塑、书法作品、镂花玻璃窗户等精美装饰,回廊天桥、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空间层次丰富。

这座建筑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书斋二楼的镂花玻璃窗和深紫色围栏,几乎每个来访者都会被惊艳到。二楼回廊的窗玻璃都用金色镂空木雕加以装饰,镂空木雕花纹将每片玻璃分隔出三个椭圆形,精致的花窗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镶了金边的一颗颗蓝宝石,再配上深紫色的栏杆,显得高贵典雅而又富丽堂皇。这排窗子自从被摄影、绘画爱好者发现之后,无数次被入镜入画,一幅幅特写作品让文园小筑的窗户成为红极多年的“潮汕最美窗户”。

除了最美窗户外,文园小筑还有很多充满文艺色彩的景观。窗楣门楣上生动鲜活的花鸟木雕,鲜花簇拥的庭院,疏竹掩映的圆门,后院的临溪美景,处处充满幽静雅致的文艺复古风格。

蕴藏民俗,建筑艺术见证华侨历史

文园小筑一度被闲置,其独特之美直到十多年前才被发现,因宅子主人随和好客,这里很快就成为摄影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的创作天堂,文化界人士纷纷慕名而来,写生摄影,吟诗著文,使之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乐园。

作为近代潮汕地区代表性民居建筑,文园小筑对了解近代潮汕地区的建筑艺术、居住风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它是利用侨资兴建的建筑物,对研究清末和民国的华侨历史也有一定的价值。记者了解到,在获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文园小筑将落实保护措施,以修旧如旧的宗旨,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做好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还将在这里建设旅游驿站,举办各种民俗活动,丰富文化内容,传承民俗文化。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