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庭别筑屋后以一巨石为围墙,巨石上刻有“陈宅己石”字样

装饰精致的门楼

训庭别筑外观有着巴洛克建筑风格特色

训庭别筑承载一代华侨生活理想0.jpg

中间的天井直通二楼形成通风采光口

靠前厅的右侧格仔有楼梯可上二楼

二楼的墙壁及窗棂有着丰富而淡雅的色彩

被围于一片古建筑之中的训庭别筑

室内为中式四点金格局

濠江区葛洲古村落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从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潮式古建筑有850多座。近海的葛洲人从清中叶开始,由于生活所迫纷纷下南洋。1933年,在南洋打拼事业有成的葛洲人陈训庭回到家乡购地建屋,他参照汕头埠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样式,花了5年时间,在葛洲率先建起了第一座洋楼“训庭别筑”,将自己下南洋形成的新潮生活理念体现到打造自家宅第之中,从而引领了全村的建筑新风潮。此后,同乡的华侨纷纷仿效这一新样式,先后在村里建成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民国风格洋楼,形成葛洲独特的侨乡风貌。

侨宅探寻

花5年时间,打造小而美“四点金”洋楼

葛洲村三面环山一面抱海,房屋依山而建,随着人口的增多,厝地越来越少,造大屋的条件受到限制,村中850多座明清潮式建筑,大部分都是小巧的“四点金”,很多老宅之间甚至还需共用火巷。

训庭别筑位于葛洲社区永兴园20号,坐落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像很多葛洲的古建筑一样,也是一座秀珍小宅,占地165平方米,是一座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两层建筑面积共300多平方米,是村里第一座双层叠楼。从外立面墙壁多姿多彩的灰塑浮雕就可以看出主人建楼时的用心,这座“小而美”的侨宅,前后花了5年的时间打造。它结合了“四点金”、“厝角头”、潮式厅堂等潮汕建筑特色元素,以及南洋建筑的叠楼、窗棂、墙饰等,精心打造成中西合璧的民国洋楼。

别筑正中高处有一匾额,上书“训庭别筑”四个黄色大字,匾额上方是断开的双翼型山花泥塑浮雕,上面刻有精美的花芽;匾额下方的屋檐,雕刻有重复花型的白色泥塑花边。门楼是潮汕常见的“凹肚”门楼,石门框上雕刻着“财丁”“贵寿”两个大方印,方印外侧各雕刻着麒麟图案。石门框两侧的壁肚上,则雕刻了孔雀开屏、鸳鸯戏水等吉祥物泥塑浮雕图案。门楼上方中间是一个大玻璃窗,四周也塑以精美的线条和图案,窗户两侧的壁肚上则塑有盆景式图案。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委会委员陈斯楷告诉记者,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洋楼。训庭别筑的外观塑造了断山花、漩涡饰、石膏线、圆拱曲线及繁复装饰,这些都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特色;门楼在正立面的三开间居中,其凹肚门楼上厚重的石门斗,狮滚绣球、穆王八骏等寓意吉祥的石刻图案,包括室内墙壁与门楣上的灰塑花鸟和子孙桁上的桃、石榴、佛手、林檎等彩绘,则都是潮汕民居建筑中最普遍的装饰元素。

仿小公园街区,建筑设计与审美散发“侨味”

进入大门,就可见到明显的“四点金”结构,前厅与后厅,南北厅两两相向,四角各有四房和四格仔,中间是天井,直通二楼形成通风采光口,楼上楼下布局相同,靠前厅的右侧格仔有楼梯可上二楼。

前厅和天井之间有一个木雕门,训庭别筑的后人陈汉彬告诉记者,这叫“进屏门”,只有在家族操办喜事、丧事等一些大事时才会打开。在天井望向二楼,只见天井四角各有一条鲤鱼,四周的围栏是一圈铁栏杆,有点违和。陈汉彬说,当年的栏杆都是刻有雅致花纹的水泥花窗,因年久失修都已损坏,铁栏杆是后来修护时为了安全起才见加上去的。

陈斯楷说,这种“潮汕风情洋楼”,也叫“粤东洋楼”,是小公园内街建筑的流行款,时人称为“公吉屋”。“公吉屋”是混凝土房屋的音译,其明显特点就是巴洛克建筑风格与潮汕民居建筑风格“混搭”。陈训庭回国后在小公园一带经商,出入于公吉屋街区环境中,很自然地受到这种设计与审美的影响。

陈斯楷告诉记者,二楼的墙壁及窗棂有着丰富而淡雅的色彩,很有现代少女马卡龙色系的感觉,是殖民地时期越南城市建筑的“法式”风格,这又和陈训庭早年在越南经商的经历有关。当时的越南是法属殖民地,很多建筑都带有这种法式风格。这种淡雅的色彩装饰,与潮阳(潮南)一带侨宅浓艳耀眼的色彩装饰有很大的区别。

倚石而建,突显“坚如磐石”的家族情结

从训庭别筑左侧的火巷绕至屋后,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只见宅子的后“围墙”竟是一整块的巨石,只在不规则的空隙处建了双层骑楼式小楼作为后包。绕到训庭别筑的屋后,可以看到这块巨石的全貌。只见这块石头几乎包住了训庭别筑的整个后背,石头上还刻有“陈宅己石”字样。

粗犷的石头和玲珑精致的别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感觉十分神奇。不过,同行的葛洲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倚石而建的房子在葛洲并不鲜见,这主要还是和村里的地形有关。因为环山面海的原因,村中石头多,发展空间有限,村民建房都会因地制宜,与石头为邻。

而为什么石头上会标记上“陈宅己石”字样?陈汉彬的讲述给出了答案。原来,因为这块石头是陈训庭花了巨资买下来的,刻下“陈宅己石”,是为陈氏家族自己家拥有的巨石“宣示主权”。训庭别筑所处的青石板路是由葛洲华侨张祥耀捐资修建的,石路铺成之后,村民将自家收成的鱼、虾、牡蛎、青菜、地瓜摆在路上买卖,沿路的村民则开起了小食店、理发店、杂物店等,青石板路于是慢慢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圩集,也成为村里的“商业中心”。当时陈训庭回乡购地,看中了热闹繁荣的青石板路上这块地块,因为地段好,“寸土寸金”,地块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后面还有一块巨石。陈训庭担心这块石头随时有可能被开挖,或被作为他用,影响到训庭别筑的地基,为了保住这块对训庭别筑有特别意义的“石敢当”,于是不惜花了3000块大洋,重金买下了这块石头,让它可以与训庭别筑永远连为一体,目的是让陈氏家族的基石能“坚如磐石”。

华侨故事

20多岁外出打拼 越南开办“交菜馆”

葛洲是著名侨乡,目前旅居海外的乡亲人口超1万人,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其中旅居越南的最多,主要聚居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浸石郡,这里被葛洲人称为“小葛洲”。

陈斯楷介绍,大约200年前,出于逃避战乱、寻求生计的原因,葛州乡开始有村民远赴南洋谋生,成为最早的侨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汕头开埠,潮人纷纷下南洋,掀起了潮人移居海外的又一次浪潮。为了能下南洋,一些身无分文、无法购买船票的葛洲人,通过关系到船上干苦力活以换取单程船票,获得到南洋去打拼的机会。当地人称这种做法为“食饭堵船租”,即船主只给饭吃,他们在船上白干活。只要能到船上,他们什么活都干,当服务生侍候客人,或当搬运工、机械工、水手等,这样既有饭吃,又能下南洋,一举两得,在旧时艰难的年代里,这种情况属于常见,是民间的一种生活智慧。葛洲人的聪明、勤奋造就了越南“小葛洲”的传奇。村里人出洋首选的目的地是越南,他们以血缘、亲缘、地缘互相牵掼搭渡来到越南浸石,有不少人发展为成功的潮商,经营船运、码头、船务等业务。

据陈汉彬介绍,他的祖父陈训庭是在二十多岁时外出打拼的。他先是到香港闯荡,在香港结识了蜈田人登松先生,在其引领下入股香港广诚交菜公司,接触了交菜馆这一行业。陈训庭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小有成就,不甘平庸的他决定到越南创业,随后在越南西贡市创办了“光大行”交菜馆,交菜馆成为他一生从事的事业。陈训庭后来回到家乡,在汕头从商。根据之前在香港、越南经商的经验,他在怡安街开设了“光升行”,同样是经营“交菜馆”的生意。

陈斯楷告诉记者,交菜馆主要是经营轮船配餐,服务海员和旅客的生意。当时的汕头,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商品在铁路、公路、水路上快速集散流通,真正货如轮转。仅航运业而言,1933年,汕头港航线上行驶着4000多艘进出口轮船,630多万吨的港口吞吐量占全国沿海各港口吞吐量总和的8.67%,仅次于上海、广州;船务行多达70多家,年营业额约2亿元。航运业的配套服务也随之应运而生,如为商号租载船货的租船行,为轮船配餐的“交菜馆”等。

请小公园建筑队 建葛洲第一座小洋楼

早在民国时期,下南洋的本村华侨与汕头埠有着密切往来,因而民居建筑带着浓浓的小公园骑楼风格,遍布乡村的洋楼,又结合东南亚民居特点,成为葛洲村落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而这一风尚的形成,训庭别筑起到了引领作用。

陈汉彬介绍,陈训庭有4个儿子,因家乡没有房屋,为了解决家人居住问题,他在村里的风古门闾旁向邻近的几户人家购买了老宅,开始筹措建房。因他常在小公园街区出入,非常喜欢那一带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风格,于是决定请来曾为小公园建筑施工的建筑队到家乡“克隆”一座小洋楼。

当时陈训庭的大儿子、二儿子也在外挣到了钱,一家人齐心合力,不惜花费巨资,在家乡打造有时代特征的精致美宅,包括为了保住宅第地基而买下巨石的行为,都是对在家乡建宅倾尽心力的表现,最终历时5年之久,终于按小公园内街风格建成了葛洲乡里第一座小洋楼。整座小洋楼的建设集南洋风格、欧马风格和潮汕文化风格于一体,既显示出主人对当时新式潮流建筑的向往,也表现了主人对家乡念念不忘的浓浓情结。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