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闻见录》是我接触潮汕文化的最早尝试,当时只是在阅读文献中深受其吸引,觉得其内容挺有意思,便认真细读,准备写篇评论介绍文章。

稍后,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招募潮汕文献整理课题,我便把“《韩江闻见录》校点”报了,获得通过为首批课题。课题完成后,作为《潮汕文库》之一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原来写的评论介绍文章便成了“校点前言”。由于上海古籍当时只印一千册,而该书具有多方面价值,很快便一书难求,仅20多万字的一本小书,网上书店的价格两三百块钱。所以后来暨大出版潮汕文库大型丛书时,便又出了简体字版。

《韩江闻见录》是现存潮汕文献中较有价值的著作,其性质相当于子部小说家类杂事和异闻、史部地理类杂记、传记类杂录;还有少部分是文学、诗学、音韵学以至《易》学、天文、历数等著作。

作者郑昌时,清嘉庆时海阳(潮安)人,祖籍河南荥阳。关于其人生平现存史籍很少记载,只有《潮安县志》云:“郑重晖,字平阶(初名昌时)。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弱冠补博士弟子员,食廩饩,有声。太守黄安涛以疏治韩江水道下问,重晖献策具图说进,太守深器重之,延为东隅义塾掌教……所著有《说隅》《开方考》《韩江闻见录》《岂闲居吟稿》行世。”除此之外,据有关记载,还有《鸡鸣集》《学海集》等著作。

书如其名,《韩江闻见录》大部分篇幅是据作者闻见所录,因而比较客观。但从其中部分纂经论学之作和一些诗歌、联语,也可略窥其生平思想和价值观念。如卷十中有关儒家经典的阐释,卷七后半部分的诗话诗论,卷九的咏人咏事、咏景咏物的诗歌等等。这些,从诗言志、文载道的角度,都可视作郑氏思想的间接体现。卷六中有关治海防、治都里的对策,不仅显示了他经济时务之才,其儒家入世思想也跃然纸上。

《韩江闻见录》所记主要是韩江流域(即粤东地区)的人、物和事件,因此,对于潮汕本地和旅居港澳及海外广大潮人读者,倍感亲切;对于其他地域的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了解被称为“海滨邹鲁”的潮汕的历史、地理、人文、物产等等,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无论从人文,还是从地望方面来说,它都有多方面的价值。

首先,它记载了潮汕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及遗迹、著名诗文等,使一些本地区文化原貌保留了下来。这些记载,有的填补了史籍记载的空白,有的则可与史籍及别的有关记载互相参稽。

其次,记载了潮汕地区特别是潮州的不少名胜古迹、掌故传说和遗闻佚事,其中有部分属于志怪传奇,博物知识相当丰富。卷六中记载了粤东地区的山川形胜,详细记述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描绘其所以作为胜迹的奇特之处,文笔优美生动,娓娓道来,使读者如入其境,间也插入一些作者本人或其他游览者的有代表性的歌咏之作,为山川形胜添光生色。

再次,集录了作者关于地方名胜、古迹的诗歌数十首,还集录了作者怀念交游所及的师友(大多为官宦和士人)的“怀人”诗、“知感”诗,其内容也相当丰富,形象地评价了各人的为人和成就。这些诗作,都有较高水平。在诗话、诗论方面,不少见解也是很有特色的。

除上述外,本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卷六的《海防》和《治都里事宜》专篇,对于广东沿海数十处港口海门,无不了如指掌,提出破除匪盗之对策:“破其害之所恃”“绝其害所自来”“穷其害所由往”,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论析;与论治都里事宜,均条理清晰,切中要害,颇得太守、邑侯等的欣赏。对于《易》学,作者更有独到之论,如卷十的《补释〈易范〉崖略》,作者只见到宋林义曹(巽)所著并已失传的《易范》的八个篇目,便根据他自己对《易》学的理解和研究,作了这篇《补释》,凡数千言,自具首尾体系。还有《河图说》《洛书说》等篇,都可看出作者确有自己的理解体系。音韵学方面几篇文章,对古汉语音韵沿流溯源,多所辨析;对潮汕方言音韵的通转,也有新颖独到的见解。

《韩江闻见录》虽然全书不过20余万字,但内容却丰富多彩,无论从文化或文献的角度来看,均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