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路 一条值得寻梦的老街 最新 图1张

    不久前,在全市进行声势浩大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运动中,为强化城市管理,占路为市的海平市场被拆除了,被铁架雨棚遮盖了40年的老街终于露出了真容。这对于曾在海平路吉安街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我,感受是最深的,因为我目睹了不同时期海平路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合作社凭证购物的排队长龙、1962年自由市场摆卖土卷烟的摊档、1978年农贸市场第一代个体户的叫卖声……
    据《汕头市地名志》载:“海平路,支路……西北起自升平路,东南止于镇邦路,与永泰路、安平路相交,全长515米,宽18.2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人行道宽7.2米,沥青路面。1928年铺筑,1981年改建。曾名海卫路,1968年改名先锋路,1980年恢复今名……为市区商业街道之一。”海平路可分为海平南路、上海平、下海平三路段。其中海平南路很短,门牌号码不到10个,一片新建的楼盘将路的一头堵死。上海平从镇邦路至安平路,也就是海平市场所在地。下海平从安平路至升平路,一些地段也被摊挡占领。
    关于“海平路”的得名,多年前我曾请教过厝边的一些老辈,但各有各的说法。曾叔说:民国初期我家就搬来这里居住,我懂事时这里还是一片海滩地,离我家不到50米的地方就是海墘了,沿岸竖有一排杉木桩以阻挡沙土流失。每当潮涨时,这里是一片汪洋。上世纪20年代后期始有一条泥土小道,后来政府出资铺路,才形成马路,但马路靠西一侧仍用木桩加固着。由于先有海墘内街,所以修路后便给它起个路名“海平路”,意思是“海填平,成平路”。教书先生出身的杜伯有不同说法,说海平路的得名是人们寻求精神安慰的体现,“海平路”的取名缘于海墘的人祈求出入平安。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市区原已有多条带“平”字的路名,如瑞平、镇平、升平、国平、福平……在新建的海平路附近,又有安平、商平、永平等路,于是就依样画葫芦将这条靠海的马路命名为“海平”。无论海平路得名由来如何,它都在海边,所以昔年人们称住在这里的居民为“海墘人”。
    海平路一带都是典型的近代骑楼建筑,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物。这里的骑楼汲取了外廊式建筑许多处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本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特点。当年我们上学时,如若遇到下雨,沿着骑楼的“五脚砌”走,不用雨伞便可到学校。在外观上,海平路骑楼汲取了闽派与粵派的精华,界于两者之间,巴洛克、拜占庭、洛克可可风格的窗檐雕花应有尽有,立柱也各有特色,仿古希腊爱奥尼柱、仿多立克式柱、带有希腊螺旋纹的罗马柱随处可见。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首先建造的“廊房”。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也传入华南地区。因此当年的骑楼建筑几乎都是从东南亚返乡的华侨所建。我査阅旧志获悉,海平路的骑楼建筑,很多都是华侨投资建设的,最大的投资商是陈黉利家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在汕头市政府鼓励、支持华侨兴办实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泰国陈黉利家族便在汕头成立一个主办家族广建楼房群的“三利公司”,投资汕头的房地产业。当时至少动用500万银元作为建楼资金,在永兴街、永泰街、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商平路、海平路、福合埕和中山公园前一带兴建了500多座新楼房,约占这期间汕头市新旧楼房总数的十分之一。
    海平路沿路的骑楼建筑,主要以商铺、住家为主。所以,自民国以来,这里就是商贾汇聚之处。沿路除了经营日杂百货之外,还有专供货物出口的货栈、为侨民服务的批局等,在此作简略介绍:清光绪十二年(1886),汕头经营南洋线的几家进出口商在陈黉利家族的倡导下,成立南商公所,开始有会员20多家,这是近代汕头出口商最早、最大的同业组织。南商公所以经营潮汕土特产出口为主要业务,其中分布在海平路一带的南商商号就有汉益(新潮兴街48号)、佳兴(新潮兴街64号)、吴顺兴(新潮兴街64号之1)、李华丰(新潮兴街76号)、承福兴(益安街35号)。也有数家主要从事航运事业,南商运往暹罗的货物皆由暹商的轮船负责运载,暹商设号于此,如李协源(新潮兴街91号)、达华(新潮兴街116号)、惠和(德里街116号)等。从清代至民国时期,汕头是中国侨汇最重要的中转站,批局主要聚集在老城区的“四永一升平”一带,但海平路也先后出现多家批局,如海平路10号的森春、海平路22号的福兴、海平路55号的复安、海平路69号的陈万合、海平路91号的洪万丰、荣成利。横穿海平路的新潮兴街64号的吴顺兴、新潮兴街94号的李华利;仁和街1号的荣大、仁和街3号的广汇通、仁和街40号的黄潮兴、仁和街83号的振丰盛、仁和街104号的恒记;德里街12号的佳兴、德里街93号的陈长发;吉安街37号的福成等等。
    解放后至上世纪60年代初,海平路店铺林立,一间连接一间,这里开设有公共食堂、合作社、煤店、柴炭店、粮油店诸类特定时期的特色店,还有经营土产的日杂铺、杂咸铺、剃头铺、药材铺、五金铺……以及小孩常常光顾的古册摊、糖仔摊等。海平路是一条区间路,所以极少有汽车经过,按照现在的时尚说法,海平路在其时完全是一条商业步行街。空旷的马路上,每逢“初三流、十八水”,海水就会倒灌,海平路靠近安平路一段地势低洼,于是便成泽国,忙坏了两侧的商户,纷纷将货物搬往高处。而我们这些“海墘奴仔”却兴高釆烈地打起了水仗,有一次因为小孩互投石块玩,差点引发大人械斗,自此后小孩就不敢再玩水仗了。每到冬日,邻近的老人、小孩都会拿着凳子坐在路边“曝日”取暖,家庭妇女则在日头下忙着织网、绣花、做手工。
    1962年,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放农贸市场(也称自由市场),海平路也办起了自由市场。当时的自由市场并没有像现在那样封路为市,而是在马路两侧划位摆卖,日聚夜收。“文革”期间,海平自由市场被取缔。1978年前后,国家对小商小贩政策稍微宽松,海平路开始出现个体户在此摆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市场快速发展。此时,汕头先是在海墘内街上段的“火烧地”开辟农副产品市场,但因所处位置偏僻,导致经营不佳,后便迁移至海平路上段。海平市场封路为市,用钢角铁为主架,盖乳白色玻璃纤维瓦,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经营商品以肉类、三鸟、蔬菜、水果、水产品为主,又以经营海鲜为特色。这里的水产品货鲜价廉,原因是这里靠近码头,渔船靠岸后便就近销售,因此水产品价格相对要比别的市场稍微低一些。在一段时间内,海平市场集“食杂岛内”、“烟酒岛内”、“海鲜岛内”等于一体。
    数年后,海平路又开设了海平水果批发市场,水果摊档鳞次栉比,各种季节的应市水果堆积如山,是市区南来北往水果交易的主要集散地。
    在此次创文行动中,海平市场被拆除,两侧长期被掩盖的骑楼终于呈现出“庐山真面目”,沿路建筑虽都很破旧,置身其中仍有恍惚回到从前的感觉。凭着儿时的记忆,我逐一寻找半个世纪前的公共食堂、煤炭铺、百货店、干果铺、古册摊、药材铺旧址。很多铺面虽已被改造过,但旧貌仍在。细品这些老建筑,许多童年记忆又浮现在眼前——海平路,一条值得寻梦的老街!

你是本文的第72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8、29
作 者: 陈楚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