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仁围创于1886年,比起千年古迹它虽然“年轻”,但由于它建构奇特,气势恢弘,在当地也算一枝独秀。由于它保存比较完好,对于研究岭南派系“围”、“寨”之类建筑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坐落在海丰县海城镇新安社区下围陈,有二处清代建筑,一是陈氏祖祠,二是里仁围,都是下围陈氏家族百年基业。陈氏祖祠1993年重复修缮,200多年前的木质材料拆下后完好无损,还可以继续使用。堂内雕梁画栋,房顶双龙戏珠、拱手翘首飞空,整座祠堂气势雄伟,它与现在海陆丰各宗族祖祠大同小异。而里仁围则完全不同,它因建筑造型独特而闻名遐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赏。 里仁围,占地面积约有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整体结构呈正方形,居正中一大门三厅二天井,两侧厅边各有五间房,居左右二小门,二排房道,设有子房三厅九房,大小房间共有四十一间,曾经住过二三十户,约有三四百人,现在住在这里的仅有一百余人。虽然人数外流减少一大半,但仍然还是像一座小村庄。这种古宅大院建筑,有人称之“地洞屋”、“暗堡屋”或“古城堡”。有人说,如果每个房间都进入坐一下,喝杯茶、抽根香烟,起码得花一天时间才能全部坐完所有房间。更有趣的是,旧社会时,有一名外乡小偷窜入里仁围偷东西,偷得东西却迷失了方向,不知何方是出处,在惊慌失措之中成了瓮中之鳖。原来,这名小偷在偷盗时,被主人发现,为不打草惊蛇,主人先用事先准备好的联络信号,通知各房头关住围门,封锁出口,结果小偷只好乖乖举手就擒。里仁围这种建筑结构,其功能无论是从防盗,还是防火都显示了陈氏宗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里仁围建筑材料全都是采用石灰壳、红糖加糯米混合堆砌而成,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吹打,如今墙体依然坚固。听住守在此的人说,用钢筋钉都钉不进去,钢钉不是断了,就是折弯,若猛力捶打,墙壁还会喷发火星。就算用冲击枪钻孔,所用时间也比一般墙体长几倍。由于墙壁坚硬,地基牢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里仁围地下曾经用来作防空洞,深挖二三米深,总计约有近百米长。当时大家都认为时间久了,地基会塌陷,墙会倾倒。结果20多年过去了,整座墙体丝毫未见丁点裂痕,真可谓是铜墙铁壁。探访中问一位正在干活的水泥工:“有无见过这样坚硬的墙壁?”“哼!做这老墙俺最害怕啦!”水泥工脱口而道。据说陈氏先祖采用这种土造方法建房,除了技术高超外,主要是经济富有,因为用红糖、糯米和石壳灰以及大量人力等筑墙,比起现代人用水泥钢筋和砖建造,其费用不知要高多少倍。对于里仁围的建造结构,文物考古学者认为,这种建筑既贵又费时费力,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一般人家是造不起的。 里仁围属三进三出格局,主体为大堂大厅,两厢排房为衬托,围合堂厅,形成一个“围圈”,大门小门相互串通,小房大房布局对称,空间宽窄经纬分明,看得出是比较典型的岭南派系庭院样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彭湃》的电影剧现场背景就选在里仁围,一些目睹当年拍摄现场的群众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说里仁围隐居了二百多年才走出深闺大院,“一举成名”是电影帮了大忙。 从某种意义上说,里仁围就是一个城堡,里面设置有水井、谷町、仓储和厨房等设施。若储备充足,人们足不出户,可以在围内生活一年半载。为此有人就推断这种布局正好反映了策划者的家族式一体化观念,这种观念所带来的建筑格局,是旧时岭南人居住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印,事实上这种建筑也反映了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我们想,发掘和保存这种古址建筑,对于我们研究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翻阅陈氏族谱,我们发现陈氏家族是个名贤辈出的世家,明末清初出了奉政大夫、副榜举人、儒林郎、秀才、处士等20多名,近代名贤也有140多人,陈氏家族后代也是人才名贤辈出,成为海陆丰名门望族。 办学、教书、育人是陈氏家族的优良传统,该族历代都办有私塾,设书斋、建书馆,其中旧时开办的“埔仔馆”是海丰著名的陈氏家塾,在当地享有名望。至民国初期,后裔陈千鸿创建“培园馆”,培育了一批文人志士,为国家效力。如陈舜仪、陈洪、陈吾等人,都是近代对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知名人物。 有道是“庭院辉煌成历史,陈家后代名贤书”。里仁围这座大宅院,是陈家的,更是大家的,随着该县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步伐的加快,古老的里仁围将向人们展开怀抱,露出灿烂的容颜。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