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多过“米铺”,可见泥沟教育之盛
    俗话说:“银行多过米铺”,今借用以赞誉泥沟村历来教育事业之发达,再也恰当不过。
    在该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同声学校”旧址。这是一所老祠堂,据介绍,这里是张伯封先生办学40载的地方。张伯封生于光绪末年,18岁毕业于本村维新高小学校,学业成绩优异,深受族中长辈器重,留校任教。1928年,张伯封举家迁居泰国,两年后又回国,在村中创办“同声文学专修学校”,亲自阱授文学课,同时开设谜语课。张伯封还让大儿子张仲延协助校务。父子办学几十年,造就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如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赖少其、潮剧作家张华云、谜家庄笑生、张伯人等。张伯封遗著有《腐伧诗集》、《一斑谜学》等书。张伯封的小儿子张仲益归国后在同声文学专修学校读书,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有《益寿苑诗文集》等著作出版。
    村干部说:泥沟村社会风尚文明,素有文化之乡的雅誉,兴学育才早已成为村民的共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中办起了群众、锲金、德育、弥高4所完全小学。民间还有平民、新民、新生、寄庐、友德、翠英等初级小学和砺青文学专修班、田间学园等,真可谓“学校多过米铺”!更可贵的是,学子读书明理,纷纷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他们中有22人为革命牺牲了。群众学校是由地下党和革命知识分子创办、由泰国华侨捐助经费而开办的,是当年普宁抗日救亡运动的据点之一。
    在泥沟,我们看到的中、小学校舍,都是非常漂亮的,且多与“华侨”两字有关。如“泥沟华侨小学”,是旅泰同胞张锦程、张伯花等侨胞于上世纪80年代之初就集资创建的。90年代初,张锦程先生又以超前眼光和惊人举动,捐资兴建普宁市职业技术学校,继而又捐资扩建。旅港同胞张庆民先生1998年扩建“泥沟华侨小学”3幢教学大楼,还有村老人活动中心、书画室等多个项目。旅港同胞张永明先生,除与张庆民合建老人活动中心、书画室以外,还与其兄张仲准、张永标合建“泥沟华侨中学”校舍等多个公益项目,旅港同胞张伯人及其哲嗣张仲俊合资捐建泥沟中心幼儿园。
    花园读书会旧址,可看到泥沟读书人之勤奋
    笔者参观泥沟村书画室时,隔邻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小楼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说,那是清末秀才张鸣知读书处“东芳别墅”,抗战时期,村里一班热血青年在这里组成“花园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进行抗日宣传等革命活动。
    强烈的兴趣使我们走进“东芳别墅”。该楼大门朝西,门楣上有灰塑“东芳别墅”匾额,院子里一排3间朝南小楼房,为二层建筑,居中一间较大,前有1.5米高的平台。正面墙壁塑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一句话:“斯是陋室”,呈现着书香气。楼前是一个小花园,东边是一个4米见方的水池,栏杆已毁。但仍隐约可见昔日之风韵。创建者张鸣知,曾到泰国谋生,发迹后归梓定居,修造这座小楼房,作为休闲、读书之处,并在墙壁上特意塑着“斯是陋室”的名人名言,是张鸣知为表示安居乐读的心迹吧?!据张氏族谱载,张鸣知在光绪年间,曾自己出光洋10万元前往河南救灾,因功受朝廷诰封“观察使”,官居四品,并受赐“恩荣”牌匾。

你是本文的第117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古村探源》
作 者: 杨建东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