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汕头工商业发展状况——汕头大学生老建筑调研聚焦昔日繁华 最新 图1张

    汕头是百载商埠,早在开埠之初,工商业的发展就颇为繁华。但如今,能见证当年汕头工商业历史的老银行、洋行等,都已不复使用,其旧址也早已被很多人遗忘,成为破落的危房。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汕头山水社的成员们利用假期时间,从市区的东墩耀昌火柴厂旧址、南海路华侨互助社旧址、永兴街捷兴洋行旧址以及礐石汇丰银行旧址4幢老建筑入手,对旧时汕头的工商业发展水平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测绘、走访等调研方法,梳理4幢老建筑的历史沿革及老建筑现状。
    一探旧时汕头工商业发展状况
    旧时汕头工商业的发展状况如何,4幢独立散落在老市区角落里的老建筑如何能体现当时的繁华,从山水社收集整理的资料中,可以有更清晰的理解。
    耀昌火柴厂于1934年创办于潮州,1943年分为一厂、二厂,位于东墩的火柴厂即耀昌火柴二厂,它也是当时名气最大的火柴厂。民国时期,火柴业是汕头的重要工业之一,耀昌与耀华、利生、光华等多家企业都是1920年后陆续创立的,鼎盛时期,潮汕的火柴厂多达56家,产品远销港台和东南亚。
    位于永兴街的捷兴洋行,旧址建造于民国初期,洋行老板蔡亮如当年是汕头埠的田料和颜料业大亨。上世纪初汕头商贸业繁荣时,洋行代理的德国狮马牌肥田料曾卖到福建去。洋行大楼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楼为办公和仓库,西楼则是蔡氏一家居住。
    1946年从外马路搬迁至南海路的华侨互助社,则筹建于1928年。互助社“发挥侨胞互助精神,组织侨胞力量,建设乡土,参与国事”。在当时是华侨互帮互助的中介平台。
    而位于礐石的汇丰银行旧址,则是1860年英国在礐石设领事署后所建的,英国驻汕头汇丰银行礐石署楼。
    任何一处老建筑都不可忽视
    目前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的黄显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4处老建筑作为调研目标,一方面是受时间的限制。寒假假期短,而他们的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适合大范围开展,所以把目标放在了这些独栋的建筑上。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这些散落的独立建筑更容易被人忽视。成员们说,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虽然政府出台了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新规划,但是规划的指向还是主要集中并偏向于老市区,对于诸如耀昌火柴厂办公楼这类独立建筑,往往就被人们忽视了。
    走街串巷进行“田野调查”
    对老建筑进行调研,方式方法很多,而山水社的成员们选择的是最耗费时间、精力,却较为详细、全面的“田野调查”方法。成员们分为建筑组和人文组,人文组负责收集资料以及探访老建筑的主人、知情者,向他们了解老建筑的历史故事及现状。建筑组负责对老建筑进行测绘和影像记录,以便后期电脑绘图还原建筑现状,记录老建筑风貌。
    记者在寒假期间跟随建筑组前往这几处老建筑旧址,看到了他们严谨认真的测量过程。每一幢建筑的开间、进深、楼高、楼柱的大小,屋檐、窗户等花纹的形状、大小都需要一一测量。由于这些老建筑中有的已是危楼,只能从外观测量高度,建筑组的成员嘉鑫介绍说,这时就需要利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所需数据,并运用“勾股定理”测算出实际高度。
    保护老建筑,他们是行动派
    汕头山水社是一个由本土大学生发起的民间文物保护小组。通过分享本土老建筑及现状,汕头老照片,立志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推动更多人关注、反思、参与文物保护。小组成立于2009年,“山水社”意即“汕”的拆分。
    山水社一共有30几名成员,全部都是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每年就利用放假回家的时间,进行老建筑调研。发起人之一振华告诉记者:“读书的时候,每周回家的公交车,会经过老市区绕一圈,所以几乎见证了整个老市区拆迁过程。父辈们总是说,汕头的问题由来已久,他们也不满政府的一些做法。但他们只是说,不会做,我是个行动派,所以就由我来做吧。”
    但调研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在记者跟随成员们调研的过程,就遇到市民不理解的询问:“你们做这些有什么用,这些建筑都成危房了,还是拆了的好……”振华说,这样的情况他们常遇到,可是,他们却相信,虽然很多建筑已成危房,但如果再不把这些现存的建筑风貌记录下来,将来连它是什么样子的恐怕都无从说起。成员们认为,作为汕头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为我们可爱的故乡努力。保护老建筑不应只是说说而已,正如他们其中一篇调研文章说写:“它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政府努力,作为汕头人的我们,也应勉力为之。”

你是本文的第116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3、1
作 者: 周晓云、魏青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