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人们从厅堂、天井的大空间、建筑的大尺度似乎可看到主人早年走南闯北时虚怀若谷的气度,空间局部建筑细部处理得精致、细腻、缜密,可见主人做事滴水不漏,极为认真的人生态度:陈梅生的确也是这样—一个人,据陈正夫妇介绍,当年深洋村周边两个乡村发生纠纷,发展到双方发生械斗,打死村民,还互不服气,正酝酿更大规模的械斗。有人跑来告知陈梅生,希望仗着他的威望做个和事佬,出面调停双方的积怨,平息事端,制止械斗。陈梅生认为双方乡里乡亲,不能无休止地斗争下去,此事一定要迅速解决。他马上找来村里老大,诉他对方请他出面调解纠纷,希望能给他面子,双方乡里乡亲,应和睦相处,消除积怨。一开始村里老大还不服气,认为对方打死乡人,要对方偿命。陈梅生与老大讲:“你们同样也打死了对方乡人,如若对方同样提出偿命,那这样是无法解决的。人死无法复生,还是让对方做些赔偿,这样就可以了。你们既得到赔偿又有了面子。”后来他们协商后同意这个办法,提出要支付一笔赔偿金,陈梅生满口应承,约定双方从此和睦相处不再生事。后陈梅生又到另一个村,按同样方法说服大家,分析利弊,坚持必须和平相处,消除积怨。这方也最终提出赔偿金,陈梅生也满口应承支付赔款。最后,双方都以为拿到对方的赔偿款,感到很有面子,也就息事宁人了。此后,当他们得知其实双方根本没有支付对方的赔偿款,全是陈梅生自己掏钱支付时,大家都非常感动,纷纷前来道谢。陈梅生跟他们说,“大家乡里乡亲,相处一方,这是缘分,理该和睦相处,不能挑起事端,发生械斗,危及乡里乡亲,大家今天能消除积怨,和睦相处,我也高兴。钱是身外之物,无所渭,我乐意出”。他的言行最终感动两村村民,成为美谈。据陈正夫人叙述,新中国成立后,她在这些乡里教书,每当人们知道他是陈梅生的孙媳妇都会热情接待,并提起当年陈梅生所做的好事。陈梅生在处理日常小事时也非常独特,为人们所称道。相传有一天,佣人捉住一个小偷,带来见陈梅生,他问小偷:“你好面好壳,又好脚好手,为何要做贼?”小偷答:“阿爷,肚困无好食,死都敢。”陈梅生听后唤来佣人拿了些米和一些钱给他,并非常严厉地对他说:“你肚困无好食,应来跟我说,不能做贼偷东西!这些米和钱你拿去,从今以后要好好做人,不能做贼,我会叫人跟着你,有朝一日你再敢做贼,我一定叫人打断你的脚,旨,绝不手软。”说罢便放他走。后来,小偷也不敢再做贼了。从这件事…亡人们可看到陈梅生的确是个不平常的人。 梅祖家祠前面为宽阔的大灰埕,对面有照壁和花园。20世纪80年代花园里还有一个碑亭,是为了纪念在柬埔寨去世的陈正的几位叔父而建立的。“土改”时,这个花园被分给村民,建了十八个厕缸。归还后,陈正请人清理,重新恢复。原来这里还有一口井,水质极佳,他根据记忆,在大概位置重新打井,还专门将井里的水装罐送到汕头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口井里的水质优良,各项有益元素均达到和超过直接饮用水的标准。在梅祖家祠,老人曾专门用此井水冲茶请笔者品尝,茶水水质甘甜,色香味均佳。 祠堂左侧的两座“四点金”和两座“下山虎”均为居住用,因为陈梅生的子孙都在外,基本是空置。建筑虽没有祠堂那么精美,但其做工也是很讲究的。 在当年营造这样的—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单从祠堂所用的石材来说,当地没有这种石材,全部都是从外地采购,经水路运至榕江边,当时深洋村与外联系只有很小的乡间小道,要搬运这些巨大的石材,谈何容易。然而主人不惜代价,用最高的工价,选用最好的搬运工,无路开路,遇水架桥,将这批石材从几十里外的榕江边用人力运至深洋村,至今村里人谈起这些往事还津津乐道。 梅康里是一座布局严谨、恢弘大气的潮汕传统建筑,又是集石雕、木雕、嵌瓷等潮汕民间艺术精华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宫”,堪称民国年间潮汕传统建筑的代表作。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