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于1994年逝世的、曾在潮汕大地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原民革汕头市委主委卓积基。
    1923年,卓积基出生在广东中山官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他开始了求学生涯,1938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当时抗战已全面爆发,辍学的卓积基投笔从戎,于是年4月,成为第12集团军独立第九旅625团步兵第一营的一名战士。入伍不久,他就在惠广战役战场上正面遭遇日本侵略者。
    1938年初秋,国民党第12集团军参谋部获得日军准备从惠阳登陆,入侵广州的情报,遂调遣第151师和总部2个直属炮兵营进驻惠阳地区,部署在惠阳抗击日寇。10月初,卓积基随独九旅625团,奉命由驻地中山开赴广州市郊集结,随时准备支援151师。
    1938年10月12日拂晓,日军在大亚湾澳头及其附近地区登陆,驻防澳头的151师一个营因众寡悬殊而溃败。次日,日军由淡水、平山向惠阳进击。一路以装甲车和坦克为前导,沿樟木头公路长驱直入;另一路为步兵,沿博罗县境的罗浮山东麓公路北进,企图绕过派潭、正果和从化县城,在广州市区东北郊协同主力日军夹击广州城。卓积基他们正面遭遇的,正是这一路日军步兵。
    抵达龙眼洞3天后,独九旅625团受命驰援惠阳。途中,他们被3架日军侦察机发现,随之受到日机的扫射轰炸,全团官兵被迫在原地潜伏掩蔽,直到当天黄昏以后,团部才进驻从化县街口镇。由于出师不利,625团只派出第一营两个“加强连”执行掩护友军撤退任务,而卓积基正是“加强连”的一员。当时,由从化到派潭、正果墟的公路木桥已被烧毁,卓积基和其战友为避日机,只得在夜间徒步行进。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在公路两侧的山岗高地构筑简易工事,并遇上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151师散兵。不久,日军前锋抵达卓积基所在连阵地前,一场战斗遂打响——
    “下午四时许,敌军的前锋抵达我连阵地前,其后续部队竟用四路纵队行军队形,沿公路前进……初时,我连前哨班发起射击,敌队中已有人中弹倒下,但仍保持四路纵队继续行进。以后,我连集中火力射击,敌军才散开向我连发起攻击,激烈战斗持续至夜8时许,互有伤亡。我连左翼第3排阵地和另一个连的右翼阵地,部分为敌派出的迂回攻击所突破,经一阵短暂的白刃战后,由于我连腹背受敌,阵地全遭突破……队伍后撤。”(见卓积基《日寇攻陷惠阳、广州前后见闻》)
    满怀抗日决心,初逢日寇却因集团军高层的“决策”而遭败绩,虽令人气馁,但更加坚定了卓积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信念。
    1939年春,独九旅由佛冈往潮汕驻防。初夏,日寇入侵潮汕。从1939年6月21日到6月27日,日军在军舰、飞机的强力支持下,短短几天时间,便攻陷汕头,占领潮州城。独九旅625团退守枫溪、古巷和山羊、文祠一带。
    8月,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到枫溪,召集625团连长以上军官会议,下达反攻潮州城的命令。参战部队为625团属下三个营和团属步炮连,全团参战官兵约2000人,指挥部设在枫溪。卓积基时任625团步兵营第一营第二连的班长,他回忆道,当时,因为阴雨连绵,韩江暴涨,潮州城郊积水内涝,犹如一片汪洋,气候也很恶劣。但是,反攻潮州城的战斗仍按计划打响。
    8月16日零时刚过,作为总攻的前奏,625团的团属步炮连开始猛烈轰击葫芦山敌炮阵地,共发射炮弹400多发,打“哑”了敌炮阵地。16日拂晓,625团各部同时发起攻击。
    “第三营主力一举克敌西门哨所……第八连在南门外与敌开来支援其南门哨的轻型坦克一辆遭遇……用集束手榴弹把敌坦克和哨所一同炸毁,仅此一战,付出五十多人的伤亡代价。韩江东岸的第三连和机枪一连……占领东津山嘴炮敌前沿阵地后,迅速向笔架山北峰强攻,很快便占领北峰……”(见卓积基《潮州城浴血鏖战》)
    这一战,使日寇原本依托葫芦山、笔架山、竹竿山炮兵阵地所构筑的火力点失去“犄角支援”作用。摧毁西、南门哨所后,625团攻城主力军向城区中心的日寇警备部发起攻击,期间,组织了三次冲锋,皆因缺乏攻坚重武器无果。城内守敌凭借工事和装备负隅顽抗。到16日黄昏,两军分别占据潮州城东北、西南两地,形成了对峙局面,双方在各自阵地上等待援军。第二天,汕头日军出动几十辆汽车和多艘汽船,通过护堤公路和韩江驰援潮州城日军。日寇援军虽无法跟守敌会合,但沿外线占领制高点,用火力封锁公路。625团在枫溪的第二营也在天黑后来援,却由于比日寇援军慢了一步,在外线被日军击退。625团的攻城部队遂陷入日寇援军的包围。此后,日寇内外协同作战,发起反击。这场突围战斗非常惨烈,625团攻六个整连共八百多人,生还者仅一百多人,排以上军官大半阵亡。
    1939年中秋节前数天,独九旅决定对潮州城进行第二次反攻。第12集团军派来一个榴弹炮连支援。这次反攻,以敢死队员火烧湘子桥浮桥为讯号,在河两岸潜伏待命的步兵在浮桥起火后向两岸守敌发起攻击,与此同时,部署于东津大堤边的625团第一营两挺重机枪用火力阻击前来灭火的日寇。
    反攻之夜,卓积基所在的第一营全营官兵潜伏在日寇阵地前,静待浮桥火起。8时刚过,尚未见起火讯号,河西面就传来断续的枪声,说明那边已发生战斗。9时左右,榴弹炮连开始向竹竿山的敌军炮阵发射炮弹。深夜11时,河西面枪炮声趋于沉寂。而潜伏河东的卓积基所在队伍,仍未看到攻击讯号。直到子夜将临,浮桥上才升起大片火光,在两挺重机枪的掩护下,河东步兵向东津山嘴的日军前哨阵地发起突击,并攻占了敌军的一片前哨阵地。然而,由于河西面的战况给了日军以准备,这边突袭效果不佳,无法扩大战果。次日凌晨1时许,第一营撤出战斗,各连在东津沿线布防,以准备抗击敌军反扑。拂晓,日军从水路、陆路、空中发起全面反扑。一营利用阵地隐蔽优势,英勇战斗。经过近8个小时的激战,敌军被击退。
    对于第二次反攻潮州城的结果,卓积基认为“敌虽占地利,我却得人和,优劣均等”。读卓积基写的《独九旅在潮州的抗日活动片段》等文,可以感受到他对尽忠职守、奋勇杀敌的战友们的赞誉、对牺牲战友的缅怀,还有对军队设施设备落后、部分长官拥兵保职、官兵素质良莠不齐的无奈,那是一名满怀爱国热忱和抗日决心的爱国军人对一场场失败战斗的反思。

你是本文的第60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8、7
作 者: 陈晔 陈庆文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