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内方的凤岗楼: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交融的见证 最新 图1张
                                           凤岗楼里的祠堂  

    

    饶平县渔村镇僻处闽粤之交,和诏安县的太平镇相接壤,这一带至今保留了不少土楼。近日,笔者走访了渔村镇的凤岗楼。这所规模较大的土楼,是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客家土楼和潮汕祠堂相交融

    凤岗楼位居渔村镇边缘,楼外有一宽阔土埕。楼门口有大石头,据称是天上掉下的陨石,当地人称为“宝石”。凤岗楼附近另有规模较小的土楼——鸣岗楼。

    凤岗楼的门口有石匾额,上书“凤岗楼”三字。凤岗楼门口有对联“江荡碧波直溯下村照世泽,夏滋甘露长从三饶沐家风”。江夏郡为黄姓郡望,位于今天湖北省,此联表明楼属黄姓所有。从对联上还可得知,凤岗楼的黄姓先祖曾居饶平三饶。

    凤岗楼是渔村最具代表性的土楼,面积大,年代久远。原先,楼是用土砌成的,现在的外墙不少地方补砌了石块。土楼外围属两层式楼,至今居住着几十户人家。

    凤岗楼何时建成,咨询楼中一些老人,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是推测,土楼距今不少于四百年,应该是明代中后期出现。

    从外观上看,凤岗楼和一般土楼并没有什么不同。土楼的奇特之处在于,进入楼门,正中极重要位置出现了一座祠堂,占据了土楼中大量空地。祠堂风格带有潮汕建筑“四点金”特点。祠堂的两侧,也有平行的房屋,此种建筑格局,可能受到潮汕“驷马拖车”建筑格局的影响。

    走近祠堂,只见门口有“三世祖堂”的木质匾额。祠堂宽约10步,深约16步。由于年代久远,“三世祖堂”已具危房性质,现废弃不用。祖堂之中,空荡荡的,唯存墙壁、屋顶和四柱。虽然仍设有香台,但是祖先牌位已不可见。

    一般土楼,祠堂往往位于楼中最后位置,朝向大门。也有的土楼虽然中间设有祠堂,但较小,远不及凤岗楼所看到的规模。从祠堂的布局和特点来看,凤岗楼外圆内方,正是典型的潮汕建筑和客家建筑交融之作。

    从移民文化考察凤岗楼

    凤岗楼的建筑特色和一般客家土楼大不一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是和渔村地理位置、移民历史密切相关的。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地方志和族谱,以探究渔村移民情况。

    渔村地处闽粤边陲(属客、潮、闽语区),宋元时,这里有陆、何、李、周、涂、杨、詹等姓氏在此开拓,明清时,有江、王、张、邓、陈、邱、黄、罗、袁等姓先后共16氏族在此居住。清末民初,因屡遭盗贼抢劫,居民逐渐迁徙异地,或受大族同化而没落。现繁衍于渔村的仅有王、黄、张、刘4姓氏,他们祖先都是先入江西经福建宁化石壁而后进入饶平。今天的渔村人口只有万人左右,其中王姓占据一半以上。

    处于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相交之地,渔村的民俗、风情也呈现三种文化交融的特点,渔村人往往会讲客家话、潮汕话和闽南话。虽然今天渔村人多讲潮汕话,但先祖多是客家人。闽粤边陲的渔村是移民交汇、文化交融的典型地区,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在此地产生剧烈碰撞、交融,体现于建筑特点上,就是潮汕祠堂和客家建筑的奇特融合。

    不仅仅是渔村,饶平县中部如新墟、浮山、浮滨、坪溪,土楼往往颇受潮汕建筑风格的影响,正是移民文化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你是本文的第102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06-03
作 者: 陈雪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