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雅舒适的庭院中,有悠长的亲情回味……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而经历了盛衰兴败、发展变迁的潮汕民居恰好验证了千百年来潮汕人繁衍生息、奋斗进取的历史进程。

    在漫漫潮汕历史长河中,潮汕民居受到经济条件、政治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乃至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受苏杭园林影响,明清时期潮汕民居以庭院式为主

    潮汕俗语有云:“潮汕福建祖”。潮汕汉人大多是从中原经福建南迁而来的。作为开拓者,他们一开始的居室带有军事目的和性质:先是建了像“道韵楼”等与客家一样的圆楼、八角楼等;那些迁徙到平原的同样建有类似的建筑,大的则建有寨墙、城墙,如鸥汀背寨;次之则建成围,如澄海城的陆厝围,澄海樟林的欧厝围等等。以一姓或数姓聚落而居,对内既便于生活,对外又易于防守。

    潮汕明清时期的建筑,多受苏杭园林的影响,常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如澄海樟林的西塘等。这与明清时期海运业的发达而潮汕对外贸易渠道主要是苏杭一带有关。

    开风气之先的汕头埠在清末民国涌现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海运的开禁,华侨华人的增多,以及汕头的开埠,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富商巨贾,也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材料带到潮汕地区,形成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最典型的莫如澄海的陈慈黉故居了。

    到民国时期,即上世纪30年代,汕头埠的商业中心是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四永一升平。小公园是汕头开埠后的商业发祥地,聚集了多数那个时代的潮汕特色建筑,尤其以1932年小公园百货大楼的建成,这里成了汕头埠商业最繁华之地,见证了汕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

    住洋房的现代人对“下山虎”“四点金”仍情有独钟

    潮汕人如今愈加青睐于花园式住房,即住房环境优越、小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但潮汕人还是保留了祖先的某些习性:在农村地区,小洋楼虽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很流行,但在潮汕农村并不吃香。阔起来的潮汕人,还是对祖祖辈辈居住的“下山虎”“四点金”情有独钟。统一装修的高层住宅在其他城市很好卖,在汕头却不受市民青睐,因为高层配套统一装修的建筑来不得伤筋动骨的大装修。住在和别人一样毫无个性的房子,这一点是汕头人最不能容忍的。潮汕民居既有中原文化的痕迹,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俗话说“潮汕厝,皇宫起”,形容潮汕屋宇,无论从格局,或者款式的设计,工艺精巧,都可以和皇宫相媲美。经历了沧桑巨变而流传下来的潮汕民居,更使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世人赞誉。

    潮汕民居不仅是单种艺术的精华,亦是多种艺术的结晶。潮汕民居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庭院式。一座完整的民居建筑,出卧室外,均有厅堂、走廊和天井。走进大门就像走进一个小庭院,清雅舒适。潮汕民居的建筑样式多姿多彩,有的冠以象形名称,如“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等。有的以格局特点来命名,如“三落二巷一后包”、“三门面”等。潮汕民居的传统工艺有嵌瓷、木雕、石雕三种。其特点是色艳抢眼、精雕细琢、因地制宜、底蕴丰富。

    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房屋上盖,如山墙的嵴端,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造型。屋内檀木皆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称为“红楹蓝桷”。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功精益求精、别具一格,配以漆画和嵌瓷等,令其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飞檐画栋上则绘制花鸟鱼虫和飞禽走兽,戏曲故事或历史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加上色彩鲜艳、精美绝伦,使整个房子显得富丽堂皇。

    潮汕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千百年来,以其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而成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因地制宜、巧借风水而成为潮汕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其注重伦理、调和礼乐而成为潮汕文化的突出表现。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在人们住房条件越来越优越的同时,饱含潮汕民族文化内涵和潮汕人民勤劳美德的潮汕民居正在逐渐为人所淡忘。这些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传统民居,是潮汕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善待这份瑰宝,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财富。

你是本文的第137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04-20
作 者: 陈翥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